(相关资料图)
冬日早晨,珠海高栏港三一重工2号码头,“珠海云”号试航人员和全体船员顺利完成4个昼夜的海上航行试验,在岸上人群的欢呼声中走下旋梯。1月12日8时许,全球首艘智能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号成功完成各项海试目标任务,顺利入泊母港,标志着“珠海云”号正式交付使用。
据悉,“珠海云”号隶属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是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不仅能为突破海洋科技前沿提供前所未有的利器,也能为解决大量的实际应用问题提供智慧高效的工具。
该船长88.5米,型宽14.0米,型深6.1米,设计吃水3.7米,设计排水量约2000吨,最大航速18节,经济航速为13节。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拥有“iship(No,R1,M,I)”智能船级符号,所配备的重要设备国产化率高,动力系统、推进系统、智能系统、调查作业支持系统等均为中国制造,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介绍,此次试航是“珠海云”号的第一次专业海试,聚焦核心设备、智能系统、无人系统的安装调试,成功实现了连续12个小时的完全自主航行,运行平稳,效果理想。
记者在“珠海云”号甲板上看到,数台无人装备系统静静蛰伏。区别于普通船舶,“珠海云”号为传统海洋观测模式带来了革命性改变。其甲板可搭载数十台配置不同观测仪器的空、海、潜无人系统装备,在目标海区批量化布放,进行面向任务的自适应组网,获取实时立体海洋观测数据,可应用于海上风电场维护、海底电缆维护等多个场景。
“作为南方海洋实验室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它不仅体现了实验室‘崇尚首创,力争最优’的发展理念,也承载了我们向大海求索、步入深蓝的担当与使命。”陈大可院士表示,“珠海云”号将着力抢占国际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制高点,成为引领海洋潮流,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接下来,南方海洋实验室将借助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不断完善“珠海云”号的相关配套,边建设边使用,预计2023年将执行海洋测绘、海洋观测、海上巡检及部分调查取样等综合性海洋调查任务。
“‘珠海云’号肩负着向海求索的使命担当,是开展海洋科考、推动海洋研究、助力海洋经济发展的‘神兵利刃’,也是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压舱重器。”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认为。
在无数希冀的目光中,“珠海云”安然停靠。未来,它将带着海洋人向海图强的希冀和梦想,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江。
(原标题《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号交付使用》)
标签: 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