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资讯 >

天天消息!大数据杀熟质疑再起,小聪明换不来平台的大发展

2023-01-04 12:54:41   上游新闻


(资料图片)

连日来,去哪儿网陷入大数据杀熟风波。有用户称,面对同日同酒店同房型,不同账号却价格各异。去哪儿网发布声明回应,价格差系会员等级不同所致。然而,这一解释并未被用户认可,随后有媒体使用平台铂金会员等级和普通会员等级分别查询同一酒店订房价格发现,前者价格普遍高于后者,这进一步加剧了舆论的质疑。(上游新闻)

究竟孰是孰非,有赖于相关部门的调查,但从舆论的反弹可以看出,消费者普遍对网络平台信任不足,对大数据杀熟行为更是嗤之以鼻。而这样的场面,恐怕也是网络平台的“自作自受”。多年来,一批互联网平台通过大数据模型建立用户画像,“千人千面”地给用户推荐相应的产品。这种精准化服务本无原罪,但当平台频频把心思用在了差异化定价上,就透露出用算法“算计”用户的味道。就拿上述的去哪儿网来说,就曾被相关部门和媒体点名曝光过。在“看人下菜碟儿”的斑斑劣迹面前,如今的声明自然显得苍白无力。

大数据杀熟引发公愤,但并非无法可依。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都对杀熟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去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同样明确,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法律法规面前,乱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在于这样的数据侵权行为具有隐蔽性,取证难、举证难往往让消费者放弃维权。着眼于此,深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数据领域公益诉讼制度,有效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这不失为一种启示。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创新监管办法,更好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法律法规的尊严。

当然,相较于法治重拳的倒逼,我们更期盼互联网平台能够主动校正自己的发展观。不乏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规模经济的两个基础指标——用户数量和用户时长,近些年的增速已相继放缓。这意味着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正从增量市场走向存量市场。如果还有平台只顾着耍小聪明,按捺不住“薅羊毛”“割韭菜”的冲动,而且自负地认为,自己在个人消费者面前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和更强的议价能力,那无异于饮鸩止渴。更何况,历经多年锤炼,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大大觉醒,“规范化”“强监管”成为大势所趋。哪个平台还想继续装傻、蒙混过关,那就太天真了。

不论线上还是线下,商业经营的秘诀都没有变,不过“货真价实”而已。大数据杀熟风波敲响了一记警钟,再次敦促广大互联网平台,坚持科技向善,坚持服务至上,才能走得更远。

特约评论员 于北国

编辑:龙春晖

责编:李洋

审核:陈旭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