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滚动 >

从历史人物看临海人文之魂 观速讯

2023-04-23 09:20:35   临海在线


【资料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都有其显著特点,临海地理环境也有独特之处,这里乡风,取王士性称为“山谷之民”与“海滨之民”之中和,既有山的固执坚守,又有海的包容开阔。临海古城更是烙下很深的临海文化痕迹:灵江不十分汹涌,但源远流长;巾山不算险峻,但群塔蕴藏佛、道胜场;东湖的开凿是顺应时变、务实自强的象征。而一个地方的文化浓重以后,势必产生出这一文化的代表人物。探索临海传统的文化精神,最有说服力的是以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人文之魂举证。

临海地方文化的代表人物身上,突出体现出以下几种优秀品行:  一、洁身自守,淡泊名利  宋时,临海有一位鹿何先生,在金部郎任上,因为释灵澈“人人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的这句话,他有所触动,便辞官回家乡了。**(孝宗)赐书,称为“见一先生”;历代文人嘴上谈高卧云中的多,真不在乎功名的少,而如“见一先生”这样弃禄位如敝屣的则少而又少。临海先贤在洁身自守、淡泊名利方面是心口如一的。类似的人物还不少,项士元作《巾子山志》述及人物,多为一时名士,其中,元末的林茂濬,平生雅爱吟诗,在巾山构筑一室,每日静坐其中,修身养性,晚年研究《易经》,强调心一、物一、道一,自呼“三一子”。曾对朋友说:一心修为,可以神游物外,俗世中人,所取过多,而将最高境界舍弃了,可惜呀。林茂濬不愿出山做官,清名传到集贤院,就送林茂濬“巾山处士”这样一个雅号。朱元璋打进台州,林茂濬投水自尽,终年63岁。  同代还有一位“独冷先生”,在巾山上结庐,据项士元先生说名叫张天秩,取杜诗:“广文先生官独冷”之句,号其斋为“独冷斋”,刘基作《独冷先生传》,说张天秩朝饮坠露,暮食落英,于世无所营,不求闻达,曾坐于桐荫之下作歌:“众皆喧,我独静;众皆热,我独冷。朝作暮息兮我日独永。”  二、忠贞不渝,勇于任事  临海历史上颇有一些可以称“国士”的人物,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砥柱中流。陈函辉、王士琦就是忠勇之士的典型代表。  陈函辉处身明末乱世中,少年求学于白鹿洞,46岁才中进士。弘光元年,南明鲁王朱以海遁于临海,清军攻下杭州派使招降,被当时的临海知县吴廷猷斩了。在这危急时刻,已不再做官的陈函辉站了出来,在临海起兵抗清,鲁王授他礼部右侍郎,兼理兵部事。1646年清军进攻临海,在拼死抵抗后,守城将士大都战死,陈函辉不愿偷生,自缢于云峰证道寺。  万历二十年,日本的关白(摄政)丰臣秀吉大举入侵朝鲜,被打退后于二十五年二月,再度举兵十四万卷土重来。这一次明朝派邢玠率兵援朝。当时有一位深怀韬略的监军参政,在战场上起着威慑和主心骨的作用,这就是王士琦。对于王士琦人们最集中称道,且又有正史记载的事迹,是在入朝之初,驻节全州,刘綎军进攻失利,军心动摇,在危急关头,他挽狂澜于既倒。《明史刘綎传》称:“监军参政王士琦怒,缚其中军,綎惧,力战破之。”在关键时刻扭转了战局,这才有以后克粟林、夺曳桥的胜利。  在班师回朝之际,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情景。据《章安王氏宗谱》所记:“先生既奏肤功,召还振旅,仆夫在路矣,属国君臣把袂而趑趄,士庶卧辕而流涕,若有不容一日舍先生去者。”  朝鲜朝野出于对王士琦的景仰,为他“勒金石而垂丹青,在全州立《去思碑》作为纪念”。  三、疾恶如仇,一身正气  “台州式的硬气”在临海人的身上自有传承。  明永乐年间临海的一位翰林陈璲,乡试、会试都考了第一名,家乡荣耀,将他的居处名为“二元巷”。殿试时,**以礼乐政刑为问,陈璲在策对中不避忌讳,说出“陛下嗣登大位,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食人之禄,与人之难,夫亦自尽其心,既处以极刑,复戮及妻子。臣愚以为陛下今日躬礼乐刑政之任,宜谨之於幽独之地,察之於隐微之中,果天理耶?期以充之;果人欲邪?期以克之。”需知,方孝孺一案诛灭十族,史所罕见,陈璲的对策,实有教训**的口吻。朝臣看见后,虽感陈璲的正直,叹为“端士”,仍深恐他为此遭遇不测。结果成祖朱棣只是在文中挑了个别字,批曰:“骨肉误写月字,不敬,可列二甲。”授以翰林院庶吉士,这是翰林中最低的品级了。再以后陈璲称病回乡,不与官场往还,只是当时的台州郡守周某,身为父母官,不思爱民,滥施严刑,陈璲登门指责诘难,使其收敛改过。此后,乡里遇有不平之事,都来找陈璲评判。中年后他当过广西、江西两地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政,所到之处以端正的品行,使风气焕然一新。回乡后创办白云书院,培养人才,陈员韬、陈选父子,侯润、侯臣兄弟,林贵壁、林一鹗叔侄等一批临海有名的人物,都出于陈璲的门下。晚年,好善乐施,致使家境渐贫,仍急于行义,对儿子们说:遇到有困难的人,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要是等自己富了以后才去帮助别人,也可能终身做不成扶助贫苦的事了。陈璲的住处破旧,县令孙振堂想为他修缮一下,被严辞拒绝了,他对县令说:使境内人民安居乐业,就是对我最好的惠赠了。  明代进士陈员韬、陈选父子《明史》上有传,都被列为清官,在此不一一赘述。  陈璲、陈员韬、陈选父子为人品行,都是堪称“台州式硬气”突出的代表。  四、求真务实,甘于寂寞  临海人自古在求学方面有着优良传统,拥有一大批治学严谨、求真务实、甘于寂寞、成就突出的代表人物,尤其在史学和人文地理学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陈耆卿(1180-1236)受学于叶适,文、史、哲无不精通,文章法度,具有师承。《嘉定赤城志》是他的史学代表著作,世称名志。  洪若皋(1624-1695),“林居三十年,手不停披”,写成了《台州府志》《临海县志》,全书计十五卷,首一卷,分八册装。内容为八类,六十七子目。首舆地,次建置、食货、秩官、选举人物、杂事、艺文。其自谓:“采辑遣闻,续先贤之旧章,补一百四十余年之残缺”。  洪颐煊(1765-1837)年少时“自力于学,与兄坤煊、弟震煊读书僧寮,夜就佛灯谈经不辍”,晚年著述等身;《诸史考异》是洪氏的一部史学力作,系仿著名史学家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而写成。  朱右(1314-1376)“问学该洽,尤长《书》《礼》《春秋》,其文深醇精确,简而有度”,曾被人誉为明初史学成就第一人。  王宗沐(15230-1591)勤于笔耕。所著有《江西大志》8卷、《宋元资治通鉴》64卷、《敬所文集》30卷、《奏议》4卷。  临海人执着追求学问,成就突出者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的。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