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资讯 >

“美容手术”让疤点变亮点 长生桥垃圾填埋场变身公园-微动态

2023-04-27 23:01:53   上游新闻

像草场一样翠绿,像公园一样精致……走进重庆南岸区长生桥镇的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现场,映入眼帘的是翠绿的草坪、绽放的鲜花、飞舞的蝴蝶。很难想象,这片约520亩的绿地几年前还是一个生活垃圾填埋场。

2016年,长生桥垃圾填埋场全面关停。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指导下,一场由重庆市土地储备整治中心操刀的“美容手术”正式开始。重庆中心城区大地上这块不太美观的“疤痕”逐渐消退,长江上游最大生活垃圾填埋场也迎来华丽“转身”。

昔日垃圾场“变身”生态绿地


(相关资料图)

位于南岸区长生桥镇的垃圾填埋场于2003年7月建成投用,建场时为西部地区及长江上游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接受渝中区、南岸区、巴南区等区域的生活垃圾,高峰时期日处理垃圾约3000吨,关停时已填库容约为1147万立方米。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垃圾填埋场严重制约了茶园片区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给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

2016年,长生桥垃圾填埋场全面关停后,该区域交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局属单位重庆市土地储备整治中心进行整治。

2018年底,重庆市土地储备整治中心正式启动生态修复一期工程。经过5年的整治,全面完成了垃圾堆体整形覆盖、地下水污染控制、填埋气体收集和处理与利用、渗滤液处置及管护、防洪与雨水导排、环境与安全监测、场内道路建设等工作。

“填埋场采用‘厌氧规范封场+生态修复’的方式实施封场工作,会处理掉全部垃圾。”土地整治项目现场负责人苏琦说,垃圾填埋场经过发酵会形成各种气体和渗滤液,他们在地面装有大量导气石笼井,将气体回收利用。而渗滤液经过收集除臭后,会成为清水和盐泥,清水将达标排放,而盐泥则会永久填埋。

2022年底,长生桥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一期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

推动完善公共服务配套

垃圾填埋场会不断自然沉降,地质结构不稳定,不能作为开发用地。如何盘活这份“特殊的资源”?

“为实现填埋场及周边土地再开发再利用,促进土地品质及价值的双提升,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最终敲定了生态修复路径。”重庆市土地储备整治中心总工程师李为科介绍,通过土地储备整治为生态修复提供了路径和资金支持,同时利用生态修复提升周边土地价值,最终实现土地储备整治与生态修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记者获悉,2022年底,场内新建环形步道2.2公里,改造绕场车行便道2.7公里。同时,通过定期播种花草籽新增绿地520余亩,这里吸引了白鹭、麻雀、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栖息,提高了生物多样性。

“经过一期修复,片区人居环境质量较整治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片区整体城市品质得到显著提升。”重庆市土地储备整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待垃圾填埋场地质结构稳定和渗滤液处理完毕后,我们将按照片区规划,推进储备土地整治,完善片区公共服务配套。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摄影 任君

编辑:陈璐

责编:蒋艳

审核:吴忠兰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