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关注 >

天天看热讯:湾区大学问:广东高校试水学部制改革究竟改什么?

2022-12-27 09:19:20   南方日报

【开栏的话】


(相关资料图)

大学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湾区大学问”栏目,走近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探究改革逻辑,挖掘精彩故事。敬请垂注。

短短一个月时间,中山大学“上线”两大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医学部。这也是中大首次成立学部。

为什么越来越多大学成立学部?学部制改革,究竟改什么?

大学学部制改革,最早出现在北京大学,至今已有20多年。与国内高校相比,广东高校的学部制改革尚在小范围探索,目前仅有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开始“试水”,所设置的学部功能也不尽相同。

中大一个月时间成立两大学部

“成立医学部是学校医科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医学部的成立仪式上,中大校长、中科院院士高松这样说。

此次中大的学部制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

11月12日上线经济与管理学部,由5个学院组成,涵盖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

12月11日成立医学部,由8个学院、10家直属附属医院和相关科研机构、实验平台组成。

不仅如此,接下来还将在人文、社科、理学、工学和信息等学科组建学部。

学部制是什么?

所谓“学部制”,是将院系按照学科门类或学科群归类,并在学校和院系之间增加一个学术性组织或行政管理结构,进一步统筹院系、科研单位开展学科建设,形成学科综合优势。

国内大学学部制改革历史不算长,只有20多年。北京大学1999年率先在国内进行学部制改革探索,成立4个学部学术委员会。

发力学部制改革,广东高校最早启动的是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早在2013年组建了医学部,5年后组建师范学院(教育学部),后又组建艺术学部。华南师范大学也设有4个学部。

改革目的大多是推动学科发展

今年1月,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部)改制为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下设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学院。“改制后的教育学部,不仅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也承担起教育研究、师资培训工作。”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执行主任李均说。

学部制改革,自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国内大学治理架构中,一般分为“学校—学院—系”三级管理。但这样的管理架构,也存在比较明显短板,同一个学科往往分布在多个学院和机构。

学科是大学改革发展的龙头,只有龙头舞起来,才能更好地激发大学的活力。

在近年的“双一流”建设中,学科内涵建设、特色发展、质量水平是重中之重。因此学部制改革也成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资源整合、冲击一流的重要尝试。像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分别成立了7个、6个、9个和6个学部,重设院系、新建学部,进行全校进行改革。

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同样是大学学部制改革核心焦点。从部属高校到地方高校,学部制改革成为新热点,以激发学科、教学、科研的新活力。只有学科够大够强,才能在全国高校的新一轮竞合中杀出一条新路子。

“过去学院制改革将院系越分越细,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增加了管理上的困难。”在李均看来,学部制改革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过去学院制改革走得太急、分得太细的弊端。但学部制改革不能是仅仅设立一个学部,而是要把交叉学科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加强基层单位学术权力的功能体现出来。

大学学部制“有虚有实”

大学的治理体系中,学部将扮演什么角色?大学的学部名字一样,所承担的任务却不大一致。

过去几年,中大改革发展迅猛,体量倍增。体量大了之后,如何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稳步推进学部制改革,目的是健全学术治理体系,激发院系活力,促进学科交叉。”今年5月,高松在中大春季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将按照相近学科原则来设置学部,努力构建“学校—学部—院系”三级学术治理体系。

显而易见,中大的学部类似于跨院系平台,可以打破校区空间的限制、不同院系的隔阂,充分整合一级学科资源,推动交叉学科融合发展。

由于改革目的不同,自然而然,学部制表现形态和建设结果也不尽相同。

华师的学部制建设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比如教师教育学部下设单位没有传统的院系,而是新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实训中心、教师发展评估院4个机构。深大的学部制建设则为“实”,医学部、教育学部、艺术学部都精准对应学科、院系、专业。

“学部有实有虚,和学校发展的历史传统有关。”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说,学部制改革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要把握住大方向,从学理上梳理清晰如何超学科、跨学科培养人才,真正发挥建立学部的效益。

改革逻辑是资源怎么分配

学部制的改革逻辑,归根结底是资源怎么分配。

“学部制改革中,学校、学部、学院之间的权力要进行重新分配,若不进行相应的改革,只增加学部进来,就会增加管理层级。”李均说,学部制改革需要学校用生态的、全局的眼光和视角来理解学部制,做出整体的系统性改革,重新设计学校的治理体系,通过制度设计明确学部的权利和义务。

卢晓中认为,学部制改革,需要通过下放自主权解决效率问题。学校需对学部赋权,使其应该拥有比学院更高的学术权力。赋权后,相同和相近学科可以在学部中统筹发展,相比过去各个不同的学科需要到学校层面争取资源而言,更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对于这一问题,粤港澳大湾区更多高校正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

今年9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开学。与传统大学设置院系不同,这所年轻的大学不设院系,而是设置“枢纽”和“学域”。“我们将致力发展融合学科,并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说。

“不能‘为学部而学部’。”卢晓中建议,学部制改革要真正回应新科技革命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回应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

南方日报记者 吴少敏 马立敏 卞德龙 汪祥波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