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资讯 >

当前观点:《狂飙》带火四大美食,其中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02-02 16:04:06   上游新闻

2月1日,《狂飙》迎来大结局,“黑老大” 高启强被判死刑。这部引发收视狂潮的剧集,除了带火《孙子兵法》这本书,片中的各种美食也引来网友纷纷打卡。猪脚面、肠粉、鱼、工夫茶,片中的四大美食,在剧中成为了“热梗”。那么,它们的真实由来是怎样的?

猪脚面:外卖平台销量涨3倍

剧中,猪脚面是高启强贫穷生活的记忆。小时候他带着弟弟妹妹去吃猪脚面,没有钱,只能买一碗,于是妹妹高启兰吃猪脚,二哥高启盛吃面,大哥高启强只能喝汤。每次高启强都说自己不喜欢吃猪脚和面,高启盛信以为真。


【资料图】

直到长大了以后高启盛才知道,高启强最爱吃的就是猪脚面。

猪脚面是广东一带的传统风味小吃,属于粤菜系。汤色金红、猪脚酥烂、汤汁鲜美、猪脚滑润。

有媒体报道,被《狂飙》带火后,猪脚面在外卖平台的销量环比增长超过3倍。其中,杭州、厦门、上海等城市销量增幅最为显著。不少网友评论,想尝尝这大哥喜欢的猪脚面到底啥味儿。而在剧集火了后,饰演高启强的演员张颂文甚至在评论中教大家广东猪脚面的做法,这个“售后”属实可以打满分了。

不过,有考据爱好的观众在看完之后则表示,严格来说,在《狂飙》故事发生的地方,你却很难找到一碗“猪脚面”——因为在那里,它根本就不叫这个名字。

潮汕有隆江猪脚饭,粤西有猪脚粉。《狂飙》是在江门拍摄的,当地有猪手面。猪手、猪脚,面、粉,说来说去,也就是一个字的差别。但是,没有就是没有……

翻一翻江门当地餐厅的菜单就会发现,确实不容易找到“猪脚面”。只有“猪手面”和“猪脚饭”。如果碰到老一辈人,常常还会告诉你,猪手和猪脚算作两样东西:猪手是指猪的前蹄,猪脚则指猪的后蹄。

肠粉:关键是米皮

安欣来路边摊吃肠粉,调查组徐忠和纪泽对肠粉也是慕名而来。两人和安欣一起品尝这家的肠粉,并坚持AA制。结果“戴着显微镜”观剧的网友发现,他们吃的肠粉竟然没放酱油。

此后导演揭露,没加酱油的原因是妆会花。拍吃饺子的戏时也是一样的,大家吃饺子也没蘸醋,都是一样的原因,不想掉妆。

关于肠粉的起源,目前似乎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说最早是民国时期由广州西关泮塘荷仙馆创制。又有人说,早在清代末期,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肠粉的叫卖声了。

也有传说“肠粉”起源于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游江南那会儿,受了吃客大臣纪晓岚的蛊惑,专门转到罗定州吃龙龛糍。吃到这种“够爽、够嫩、够滑”的龙龛糍时,乾隆赞不绝口,并乘兴说:这糍并不算是糍吧,反而有点像肠子,不如就叫肠粉吧。后来回到了京城,还对罗定的肠粉念念不忘,而肠粉亦因此在广东传开了,肠粉店也越开越多。

肠粉由三个部分组成——米皮、酱汁、馅料。许多人会认为馅料是这道食物里的主角,实际上,米皮才是重中之重。一道好的肠粉,米皮要薄,气味要香,入口要滑,咬下去还要有韧劲,而这完全取决于选米和磨米浆。此前,广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烧卖、肠粉、白切鸡、竹升面等多项饮食类非遗项目入选。

鱼:吃鱼已有数千年历史

“老默,我想吃鱼了。”高启强每次想让老默去杀人就会用这句台词,这也是双方心照不宣的事情。这句话成为剧中最出圈的台词之一,作为新旧两任鱼摊摊主,这样说也很符合角色设定。

从历史来看,吃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最早在周朝,我们就有吃生鱼片的历史,最高峰是在唐朝,然后是在宋朝。但是从宋朝到现在,除了个别地区还保留着鱼生的吃法,中国人吃生鱼片的习惯慢慢地减少了。

在各大菜系中,均有鱼做成的美食身影。如糖醋鱼、臭鳜鱼、松鼠鱼等,鱼作为美食,更是每年年夜饭上不变的主角。图个“年年有余”的好兆头。

潮州鱼生更是当地特色美食,清乾隆周硕勋在《潮州府志》中讲到,在潮州“蚝生,虾生,鱼生之类,辄为至味”。鱼生,则是生的鱼片;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则是刺身,潮州刺身。

看来,潮州人吃生鱼片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由来已久的饮食习俗。

潮州鱼生用的是淡水的草鱼。要不肥不瘦,三四斤左右。塘鱼万万不可,水库鱼勉强为之,最好的当属野生江鱼,肉质甜美,纯粹而无杂味。鱼片薄如纸、白如玉,调味的权力掌控在食客手里。

工夫茶:潮州工夫茶艺选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狂飙》中,不管是高启强当鱼贩的时候,还是发迹后,工夫茶都有出镜。

现实生活中,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潮州工夫茶艺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代表,在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潮州工夫茶是我国茶文化与地域社会文化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在潮汕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有史料记载,潮州工夫茶艺历史可追溯至宋代,至清代中期已蔚然成风。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历史上,工夫茶也曾随着华侨漂洋过海,是海外华人,尤其是粤闽华侨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传递着中华民族崇礼重礼而又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上游新闻综合红星新闻、澎湃新闻、科普中国、新浪娱乐、银川晚报微信、汕头发布、人民网广东频道、金羊网等 网络截图

标签: 物质文化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