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想到,过去被农民朋友们随手丢弃的农膜和包装袋,如今也能变成钱。由于有了很好的回收机制,农民朋友们积极参与其中,让废弃物变成了值钱的“回收垃圾”。
“今年,我乡已回收废弃农膜3.3吨、废弃包装袋0.5吨,均超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石柱县石家乡政府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今年的废弃农膜和废弃包装袋回收工作时说,该乡通过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工作,让家园变得更加洁净。
(资料图片)
变废为宝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废弃农膜和废弃包装袋回收利用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一项重点工作。”据石家乡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废弃农膜和废弃包装袋处理不及时或随意处置,不仅损伤土壤的肥力,还会成为田间地头的“白色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为建设美丽乡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做好废弃农膜和废弃包装袋回收利用工作,石家乡按照“政府主导、站点回收、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在全乡5个村分别设立了废弃农膜和废弃包装袋回收站点,并与各回收站点负责人签订了回收协议,打通了废弃农膜和废弃包装袋回收的“最后一公里”。
▲石家乡村民正在回收农膜、包装袋和各种饮料瓶
统一处置
村民逐渐有了回收意识
各回收站点负责人根据相关政策,制定了统一的回收标准和回收价格,同时按照“户收集+村集中+网点储运+县级回收储运中心统一处置”的方式,对废弃农膜和废弃包装袋加强管理和集中回收。
为营造村民自觉收集和主动交售废弃农膜和废弃包装袋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石家乡各村组干部充分利用微信群、入户走访、院坝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回收废弃农膜和废弃包装袋的重要意义,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参与农业废弃物回收的意识,充分调动起了大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日前,记者在石家乡石龙村的废弃农膜和废弃包装袋回收站点看到,村民们用车推着收集的废弃农膜和废弃包装袋在登记、过秤和销售。
解决污染
实现增收和环保的“双赢”
在交售废弃包装袋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以前,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意丢弃的废弃农膜和废弃包装袋随处可见,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庄稼也不好耕种。自开展废弃农膜和废弃包装袋回收工作以来,既有效解决了农田“白色污染”问题,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强化废弃农膜和废弃包装袋回收,通过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就是一种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石家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该乡大力开展废旧农膜和废弃包装袋回收工作,既降低了耕种成本,将农业废弃物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又让废弃地膜不再变成“地魔”,实现了增收、环保“双赢”。
新闻链接:
多省市制定农膜回收目标
变废为宝守住绿水青山
在我国多个省市,农膜回收难题一直困扰着农村的发展,为此,政府出台相应的方案措施鼓励促进农膜回收。
以海南省为例,今年以来海南回收废旧农膜8967.32吨,实现年度既定目标。农民把废弃农膜回收起来送到当地的工厂进行集中处置,回收的农膜经过机器破碎、清洗、热熔挤出等流程,变成一颗颗塑料颗粒,实现了农膜“变废为宝”。
处理的公司将这些颗粒出售给其他厂家,用于制作再生农膜、喷滴灌溉设备等,实现循环再生利用。
据悉,该省农业农村厅出台的《海南省2022年农膜回收工作方案》,到2022年底,农膜回收率达到82%以上;到2025年底,全省农膜回收网络基本完善,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
此外,甘肃省以全省各类作物覆膜面积2794.09万亩,农膜用量约21.74万吨,回收废旧农膜18.41万吨,其中地膜14.49万吨,棚膜3.92万吨,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4.68%,同比增长1.3%,2022年全省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3%以上的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通讯员 隆太良
编辑:周芝逸
责编:徐浩
审核: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