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4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一批)新闻发布会,“湾区标准”首次在发布会上介绍。记者获悉,“湾区标准”是指经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方共商确认的,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实施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各类标准的集合。打造全领域的“湾区标准”,是推进“湾区通”工程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湾区标准”以清单形式公布,属非强制性标准,有两种生成方式。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张文献表示,其一是制定形成,在大湾区没有统一或互认标准的,由粤港澳三地共同制定,经确认后纳入“湾区标准”清单;其二是采信形成,对已有且适宜在大湾区实施的标准,经确认后纳入“湾区标准”清单。该局携手港澳特区政府有关部门,积极以“标准”这一“软联通”世界通用语言助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具体来说,“湾区标准”将从三个方面对大湾区融合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即大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有效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积极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圈。
将大湾区重要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湾区标准”,有利于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在食品安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以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的“湾区标准”,提升大湾区产品、服务、工程、环境质量,能够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
张文献指出,目前共有110项标准纳入“湾区标准”清单,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宽。以粤港澳三地高共性、易融合领域为切入点,这批“湾区标准”紧贴大湾区共同发展需求,由粤港澳三地技术实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社会团体、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研制,科学性、适用性较强。
“湾区标准”清单中有58项标准由港澳相关机构作为牵头单位或共同牵头单位。这些单位包括香港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香港机电工程署、香港消委会、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市政署、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发展及质量研究所、澳门饮食业工会等。
据悉,纳入“湾区标准”清单过程严谨规范。“湾区标准”形成过程中,邀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等4家国家级标准化研究机构,联同粤港澳三地权威专家,经过严格的技术审查形成,并由粤港澳三地主管部门共同审核确认。
通过采用“湾区标准”,形成一批安全、营养、健康、真实、感官愉悦等特性的高价值食品,打造大湾区高品质食品标杆,能够促进大湾区食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其中,由广东省食品检验所、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等单位牵头,联合香港食品委员会、澳门科技大学、佳英食品有限公司(澳门)等港澳食品生产加工单位研制的《杏仁饼》等“湾区标准”,产品广受市场欢迎,消费者认同感较强。
未来,“湾区标准”将进一步探索向国际标准转化或互认路径,并以“湾区标准”带动大湾区装备、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出去”,推进标准制度型开放。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