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资讯 >

夜雨丨黄雅婷:清明,深沉而美好的日子

2023-04-05 11:50:17   上游新闻

清明,深沉而美好的日子


(资料图片)

文/黄雅婷

淡荡春光寒食天,春分一过,清明便悄然而至。不同于其他传统节日的欢乐气氛,也不似春日时令那般热情洋溢,一抹庄重的色彩,一丝淡淡的哀伤,造就了清明的与众不同。

清明时节,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大都风雨无阻地奔向特定的地点,通过肃穆的仪式,一面缅怀故人,追忆过去,一面诉说近况,表达思念。这些约定俗成的仪轨渲染出一种庄严深沉的氛围。可这庄严深沉的背后,也交织着欢快轻盈的生命活力。完成了虔诚的缅怀仪式,放眼望去,春光明媚,春草碧色,正是踏青赏春的好时节。扫墓与踏青融为一体,沉淀出极其独特的文化。

清明,即天朗气清之境。从节气上说,乍暖还寒,这样的天气活跃而有分寸,热情却有节制。月有阴晴圆缺,人生祸福难料,我们在一次次悲与喜、迎与送、遗憾与期待的转化中,不断学习渗透儒家的仁爱之心与中庸之道。此外,清明节的许多活动也蕴含着深厚的道家文化意蕴,表达了人们追求生命永恒的情怀。登楼远眺,荡秋千,放风筝……这些活动是人们浪漫内心世界的外化,也是一种本真的生命情怀。人生短短几个秋,责任担当至关重要,通透潇洒也不可或缺,这仿佛是清明向我们透露的玄机。

许多无法亲自赶到特定地点祭扫的人,也因清明这个日子,情怀得以寄托。比如初为人母的我,今年只能在家中倚窗听雨,遥寄哀思。看着怀抱里初生的婴儿,仿佛看到旧时光里的我,也曾被长辈们提携庇护,爱不释手。昔日的美好朦胧浮现,又匆匆飘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泪眼蒙眬中,顿觉怀里的孩子似曾相识,像童年的我,又像我爱人,像他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也像我和我爱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还有更多更远亲戚祖辈的影子……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一条连接着祖先和后代的大河,一代又一代,造就了一条源源不绝的永生之河。每个人都是被亲人、师长,以及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滋养熏陶大的,又倾其所有去养育我们的下一代。终有一天,生命停滞在时间的大河里,又因缘际会地在后生身上留下许多蛛丝马迹,时而不经意地浮现于眼角眉梢,时而渗透在我们的言行和习惯。民族的基因在每个人的血脉中流动,清明的文化让中华儿女一脉相承。

人们渴望青春永驻,奈何朝如青丝暮成雪;人们祈求长生不老,生命却犹有尽时,终为土灰。人生有短有长,多长都是短,多短也是长。清明使我们拥有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时间观,就算知道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时刻,也不会过于恐惧和忧伤。因为死亡降临之前,每个人都有足够多的时间,尽情地迎着朝阳,呼吸自由的空气,游山玩水,品尝美食,体验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可贵,爱情的奇妙。同时,还能追随先贤的足迹,拓宽人生边界,实现人生价值,在历史长河中雪泥鸿爪,雁过留痕。白月光与朱砂痣挥之不去的美好,也许并非只是同行了一段路,也不仅只是擦肩而过或相濡以沫,更多可能是因为一些刻骨铭心、弥足珍贵的独家记忆。而值得天下百姓永久怀念、深切缅怀的,一定是那些大德大善、救死扶伤、乐善好施、忠义仁勇的民族脊梁,他们的功德世代传送,人格日月同辉。

清明,既充满了儒家孝悌仁爱、道德人伦的厚重,也渗透着道家的驰骋想象和逍遥浪漫,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历久弥新。我们固然明白“死去元知万事空”的道理,可清明这个独特的日子却能让人们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生发出一些美好的幻想。让世人愿意去相信,在遥远的未来,圆满走完一生的我们,或许也会在某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人间四月天,驾鹤而归,和那时正深深惦记着我们的人,后会有期。

(作者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版面欣赏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万鹏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