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兽、盘古及韩流
——我对三星堆青铜兽的看法
蒲卫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
三星堆从 1986 年发掘的两个祭祀坑和近两年开始发掘的六个祭祀坑,出土了好几个形态不一的青铜兽。
1986 年出土的青铜神坛底座上就有两只四足神兽。神兽造型生动,具有很强的动感,仿佛正在用全身力气支撑着上面的神坛。
三星堆二号坑青铜神坛(收藏单位:三星堆博物馆)
2020 年 9 月开始,三星堆又发掘了六个祭祀坑,其中又出土了一些青铜神兽。2022 年 5 月 18 日,“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动在四川省宜宾市博物院举行,展品中有一件三星堆出土的“神兽”。该青铜兽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坑底,长 28.5 厘米、高 26.4厘米、宽 23 厘米。整件器物呈昂首挺胸、四肢蹲伏于地的走兽形象,后肢缺失,双耳、尾部等处残损。神兽头顶有一角,“臣”字眼,扁长圆形阔口,短颈,躯干修长,挺胸,塌腰,四肢外张,蹄足,尾部上翘后弯,体表有云雷纹条带装饰,整体形态健壮有力。
三星堆青铜兽(图片来源:宜宾市博物院官微)
2022 年 8 月 24 日,三星堆 8 号祭祀坑又出土了一大型青铜神兽:大嘴、细腰,四蹄带有纹饰,头顶立人,重达 300 斤,从嘴到尾部长度超过了一米。
三星堆 8 号坑出土的大型立人神兽(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在 8 号坑一尊铜盖器上还发现了一个“四翼小神兽”,该兽脑袋圆润似老虎,还有一口锋利的牙齿。
三星堆“四翼小神兽”(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青铜神兽究竟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古代神话的瑞兽——麒麟。麒麟是仁兽,代表福禄寿。《礼记·礼运》中有云:“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四灵,即四大神兽,也称四象,而麟为四灵之首,百兽之先。后来,四象演变成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据《说文解字》所记载,“麟”本字为“麐”,“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从鹿,其声;麟,牝麒也,
从鹿,吝声。”在后世文本和图像的演变中,麟身体像麝鹿,尾部似龙尾状,还长着龙鳞和一对角。现在也有人说三星堆的青铜神兽像现代科幻片中的机器狗,甚至有人将它取名“青蛙骑士”、“豌豆射手”。也有人把三星堆的青铜神兽和《山海经》中的“兕”联系起来。《山海经》里有多处记载,比如《山海经·南山经》记载:“南次三山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赤鷩。”
这青铜神兽究竟是什么?我们试着来解释一下。其实,这个神兽的原型是狗,是犬。
蜀地四川,位于盆地之中,气候凉湿,多阴天,很少出太阳,一旦出太阳,就是稀罕事,蜀地的狗感觉异常,便狂叫起来,所以有“蜀犬吠日”之说。
在黄帝时期,三星堆一带气候与后来蜀地的气候应相差不大。所以,当时的人们就把狗叫出太阳,看成天门开了。于是把狗看作是开
天门的神兽——开明兽。《山海经》里有不少关于开明兽的记载。《山海经·海内西经》曰:“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又曰:“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
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山海经》中“开明兽”绣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昆仑之上还有个叫陆吾的天神。《山海经·西山经》云:“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神陆吾》云:“肩吾得一,以处昆仑。开明是对,司帝之门。吐纳灵气,熊熊魂魂。”又《山海经图赞·开明》云:“开明天兽,禀兹金精;虎身人面,表此桀形;瞪眎昆山,威慑百灵。”由此可知,开明兽和神陆吾(亦称肩吾)一样,都是虎身人面的,明代刘基《述志赋》也说:“开明怒目而电视兮,貔豹吼而山裂。”袁珂先生认为,
开明兽即神陆吾。我也认为陆吾就是开明兽。
《山海经》中“神陆吾”绣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蜀犬吠日”外,还有“蜀犬吠月”。“五四”时期,出生于川西的中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在诗集《女神》中《天狗》一诗的开篇写到:“我是一只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郭沫若所说的“天狗”,可能与“开明兽”和“陆吾”有关。
因为开明兽除了阴天出太阳的时候可以开日明外,还会在阴历望日(阴历每月十五)的时候开月明。月亮阴晴圆缺,一个周期是三十天。陆吾就是陆伍(六五)等于三十天。所以陆吾就是开明兽在阴历望日的时候开启明亮。开明兽既主日又主月,主月的开明兽就叫“陆吾”。
三星堆青铜神坛就是昆仑。根据《水经注》中对昆仑山的描述,昆仑分三层:第一层,樊桐(一名板桐);第二层,玄圃(一名阆风);第三层,层城(一名天庭)。在神坛底下托举昆仑的就是开明兽。开明兽开天地,还能托举天地和守护昆仑。由《山海经》中开明兽镇守昆仑的记载可知,三星堆青铜神兽就是开明兽,而开明兽是由狗演变添加而来。
二
这开明兽还极可能就是神话传说中的“盘古”。
盘古,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但盘古并不是中国神话中最古老的神,它的产生长期不见典籍记载,直到三国时期的道士徐整,才在其所著的《三五历纪》中记载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且盘古是中国神话众多创世神中唯一因创世而致身死的。
历来关于盘古来源的讨论,可大体归结为“本土说”与“外来说”两种观点。
持“本土说”的学者主要从两方面立论。
闻一多、常任侠等先生认为“盘古”与“伏羲”音近相通,“盘古”是从“伏羲”演变而来。学界也有“盘古”与“盘瓠”音近相通的观点,如夏曾佑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说:“今按盘古之名,古籍不见,疑非汉族旧有之说,或盘古、盘瓠音近,盘瓠为南蛮之祖……故南海独有盘古墓,桂林又有盘古祠。”
持“外来说”的有高木敏雄 1904 年出版的《比较神话学》,提出盘古为吠陀神话中原始巨人布路沙之说。吕思勉、饶宗颐等学者则认为,《三五历纪》和《述异记》中的“盘古开天地”创世神话本源于印度,是佛教东传之后“杂彼外道之说而成”。盘古传说众多,没有定论,但影响巨大,以至于中国古史年代编排的“顺口溜”,第一句就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其实,盘古既不是伏羲,也不是印度来的神,而是来源于“犬”。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认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是葫芦化身,其依据是早期史籍称盘古为“槃瓠”,即葫芦。
也有人认为这个“瓠”有神犬的意思。
“槃瓠”传说为帝喾(高辛氏)的神犬。据《后汉书·南蛮传》、晋代干宝《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帝喾(高辛氏)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槃,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槃瓠。
徐江伟在《“盘古”本义和东西方遥远传播》(见腾讯网)一文中写道:“盘古神话流传范围甚广,情节描述虽不尽相同,但这位创始神的形象是完全统一的,就是一头‘狗’,而不是其他动物。”
徐江伟认为,从造字方式看,“古”的本义就是“狗”。由一个代表狗舌头的“口”,加上一个代表顶天立地的“|”组成,合起来就是“一条大狗”,或者“一条齐天大狗”。那么,什么语言把狗叫作“gu”呢?正是古羌藏语!
那么“盘古”之“盘”是什么意思?徐江伟在藏文献中找到了它的来历。在敦煌藏文献中,吐蕃语把突厥人叫作“处古”(གྲུ་གུ་ chu gu),同时也用来指称吐谷浑人和回鹘人。
藏语的“处”(གྲུ་ chu)意为“舟、船”,因此合起来就是“舟狗、船狗”的意思。舟船是再生的象征,这个“舟狗”就是能渡过阴河重返阳界,生生不息地来到人世间的“狗”。这个“盘”字,由“舟”和表示祭祀的“皿”组成,本义是“回旋、回绕、盘运”。如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甲骨文、金文中的“古”大多都画成舟船的模样。
甲骨文、金文的“古”字(引自徐江伟网络资料)
三星堆在 1 号、2 号祭祀坑发现的玉璋中,就有两山之间往返天地的“舟”的形象。它也就是盘古的形象。
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玉璋(收藏单位:三星堆博物馆)
到此为止,可以说,三星堆青铜神兽的原型就是“狗”,就是“开明兽”,就是“盘古”。它不仅具有“开天”、“开明”的作用,还有着渡过阴河重返阳界、使人类生生不息的文化含义。
三
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而青铜神兽同样也是由若干动物组合,见图 9 所示。
三星堆青铜神兽组合图示(来源于海色清澄的网文)
进一步推测、联想,《山海经·海内经》云:“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
如果说这个“韩流”也是“盘古”的音转,它也就是青铜神兽“盘古”。是否“昌意生韩流”的本意,就是昌意以狗为原型,将其艺术地加工成了三星堆神兽“盘古”;而“盘古”又在《山海经》等古代文献中,被记载为“开明兽”。
黄帝的儿子昌意所创作的神兽“盘古”——“韩流”——“开明兽”,在三星堆青铜器和玉器中均有所展现。可以说,这些青铜兽也
已成为“三星堆就是黄帝都城”这一“猜想”的有力证据了。
2022 年 9 月 21 日初稿
编辑:罗雨欣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 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