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阿姨,我们在调度平台上看到您家厨房有情况。”突然,76岁的郑礼环被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颐康中心社工黎伟婷的电话叫醒。
“多亏了之前安装的家庭养老床位。”当天,郑礼环和老伴许韶雄在热汤时没留意,锅烧干后触发了家里的报警器。每次回想起这个“小意外”,她仍然感到庆幸。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如何解决家庭养老在照料精力、时间方面不足的问题?近来,广州不断加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建设,已有超1.6万张智能化家庭养老床位被搬进了长者卧室,专业护老服务同时送进家门。
睡眠监测带实时监控健康
素社街颐康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忙得不可开交。“叔叔,看您最近心跳频率有些快,是不是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了。”根据居家养老床位调度屏上的显示情况,黎伟婷记录需要提醒的老人名单,并和同事们逐一打电话询问了解。
“他们很尽职尽责,我们都可以及时反映任何情况。”许韶雄的心脏一直不好,又曾经摔断腿做过手术,女儿看两位老人没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便向街道申请安装家庭养老床位。
如今,走进夫妻俩的家中,不少小物件映入眼帘:浴室里摆放着沐浴椅,桌角贴上了防撞条,马桶旁安装上升降扶手……夜幕降临,床头柜上的小夜灯随着老人的起身及时亮起,床边的红外人体探测器照常运行着,颐康中心工作人员可在线上查看情况。床垫内,智能感应装置精准分布,心跳、血压等数据实时显示,一旦出现异常,床垫将自动报警。
“不少老邻居来我们家参观后也申请安装了床位。”郑礼环说。许韶雄和郑礼环夫妻俩是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的首批“体验官”。两年多前,广州三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区开始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试点,养老服务机构对老人家中实施必要改造,设置具备智能化服务功能的床位,并提供相配套的专业化照顾服务。民政部门还针对满足特定条件的家庭养老床位,给予服务机构每张床位3000元的一次性建床补贴和月度护理补贴。
“家庭养老床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照料需求但是暂时不需要或没有养老院入住意愿的老年人的照护问题。”广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严福长表示,老人安心是头等大事,接下来将进一步提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华邦美好家园养老集团的居家养老总监鞠丽萍介绍,家庭养老床位主要包括适老化、智能化家居改造两个方面共15样设施。安装后,调度中心将有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监测并及时处理突发情况。“我们希望能够为老人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并尽量减轻他们的家庭经济负担。”她说。
小床位派上大用场。许韶雄回忆,今年以来已经好几次通过睡眠监测带发现自己心跳和血压参数过高,经调度中心提醒,他及时去医院检查并补充了药物。
与此同时,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也让家属能够远程了解到老人的心跳、血压等身体关键指标。
“有的老人家患有不少基础疾病,也不会使用手机,此前家属每天都要来确认健康情况。”鞠丽萍说,家属现在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监测老人身体指标,更加科学省心安心。
专业护理人员培训上岗
“温暖过冬”是颐康中心工作人员邓金秀近些天上门服务老人的关键词。
“她很贴心,帮我们把厚衣服都收拾出来了,还换了被单被套。”一提起邓金秀,郑礼环赞不绝口:做饭会考虑到他们牙口不好将食材切碎,熬完中药会监督他们喝下以保证疗效,拖地时担心他们滑倒会及时提醒……
郑礼环的肯定离不开广州颐康中心的“严要求”和邓金秀所下的“苦功夫”。
“我们有考核,定期要完成线上继续教育课程和考核,系统现场会进行拍摄评分。”上岗前,邓金秀曾在培训科室内对着塑料人体模型练习照护要点。
为了保证居家养老服务质量,颐康中心要求所聘用的护理人员需经过职业技能培训或通过职业技能等级水平评价。正式为老人提供服务前,颐康中心还将提供不低于36小时的岗前培训,以确保护理操作、助洁服务、陪诊就医的服务质量。
“除了周日,其他时候都有人为我们老人家上门服务。”郑礼环掐着手指数着,周一、周三、周五护工阿姨会来照料,周二、周四、周六街道康复师会上门做理疗。
据统计,目前广州已为44.5万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医养康养、家政养老等基本养老服务。
严福长介绍,广州各街道的颐康中心都人员齐备,每个中心配备养老服务向导、养老护理员、社工,以及康复师或医师,组织跨专业团队提供服务,以满足辖区内老人的居家养老需求。
不仅如此,街道基层党员会通过上门、电访等形式常态化跟踪辖区内老年人的生活情况。例如在素社街道,颐康中心工作人员通常每周一次上门或电话慰问街道老年人,针对孤寡老人则每天上门提供服务,不断提升老有所养的服务能力水平。
南方日报记者 钱明雅 通讯员 李国全
标签: 家庭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