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编辑 周新旸)讯,摩根士丹利首席亚洲股票策略师郭强盛(Jonathan Garner)认为,随着明年中美货币政策出现分野,港股及中概股表现料相对失色,A股将成为大中国股市中最具吸引力的市场。
郭强盛表示,明年市场将有转变,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不利市场流动性,特别是估值昂贵的成长股。相反中国货币政策则显的较为宽松,预期中资股在盈利及估值推动下将上升。他还认为部分中概股从美退市难免,专注中国内地市场的公司具有投资机会。
中资股里最看好A股
郭强盛在接受香港经济日报采访时对于中港股市前景的预期,比不少券商或基金谨慎。市场有观点认为,今年中资股严重跑输其他新兴市场,例如MSCI中国指数表现远不及印度股市,因此在轮动概念下,明年中资股可以追赶,但大摩认为有关原因不够强。
他表示,预测中资股应从经济周期、盈利增长、宏观政策、疫情及监管政策等不同角度来分析,大摩对中资股的看法较复杂,看好A股,但不看好恒指、中概股及大型互联网股。
他强调,恒指预测市盈率约11倍,低于历史平均值,但估值并不特别便宜,且市场对互联网及非必需消费品股的盈利预测会下调。更重要的是,在恒指成分股中,不少公司的业务遍布全球,相关业务的盈利能力将受美国利率政策走势影响,因此只予明年底恒指目标价25000点。
A股方面,沪深300指数明年底目标价5250点。 虽然A股预测市盈率约13倍,但美国货币政策对A股影响不大,A股反而主要受中国降准、经济环境及本土政策等因素左右,故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A股潜在上升空间明显较大。
周一早盘,恒指报23028.72点,跌0.71%;沪深300指数报4917.4点,跌0.77%。
大摩预期,恒指2022年及2023年盈利分别增长10%及11%,均较市场平均预测低3个百分点;MSCI中国指数2022年盈利预测,较市场平均低4个百分点,2023年盈利预测亦低6个百分点。
国内监管明年难放宽 看好受惠于政策行业
即使看好A股明年表现,但大摩认为中资企业盈利前景仍具挑战。
郭强盛解释,今年中国国内信贷增长与经济并匹配,信贷情况偏紧,拖累经济增长,直至近期信贷环境才略为宽松,明年投资人应该留意经济及信贷增长情况,估计信贷增长速度会加快。
但他不认为中国央行明年会降息,也不相信所有监管措施会推倒重来,例如内房股的三条红线、互联网行业监管等。
由于今年以来,中国监管政策重点关注互联网行业,导致多只科技网络股股价出现大调整。大摩郭强盛认为,今年1月时成长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主要由互联网、医疗保健及非必需消费品三大行业带动,部分股份的市销率高达10倍,自此增长股出现调整,相信大型科网股的仓位调整仍未完。
郭强盛相信,科网股未来盈利前景仍未明朗,而且监管措施对行业的影响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不知调整期何时会结束。
他说,互联网监管不是一个迅速能结束的事件,中央希望在互联网行业引入更多竞争、反垄断,并迫使大型科网股开放平台,因此阿里巴巴(09988.HK)及腾讯(00700.HK)要向对手开放支付平台、网站,这是一个结构性转变,企业可能要牺牲长远的盈利能力。
郭强盛表示,互联网公司在恒指内的占比约24%,在国企指数内占比约30%,MSCI中国指数更达37%,相反沪深300指数只有1%。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普遍为政策受惠行业,包括绿色能源、科技、半导体、内需为主的大众消费等,都是中央政策重点支持的行业,这也是大摩看好A股明年继续跑赢恒指及中概股的原因。
中概股从美退市难免 专注国内市场公司赢面大
此前美国证监会正式实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滴滴亦宣布计划从美国退市,在美上市中概股此前连续下挫。大摩郭强盛表示,《问责法案》不利中概股前景,估计将会影响不少在美国上市有悠久历史的中概股,如百度(09888.HK)。
他预期,在中美会计制度争议下,部分中概股会从美国退市,或在港美或中港双重上市。另根据《问责法案》,若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未能遵守美国监管机构的信息披露要求,可能会被禁止交易,甚至除牌。
“拜登上任时,部分客户认为美对中的加征关税会撤回,两国关系会有改善,但当时大摩就已认为可能性不大。” 郭强盛表示,中美紧张关系预计会持续,中美在不少领域存在竞争,包括经济政策、金融政策、数据安全等问题。
中美关系很难大幅改善,因此以中国内地市场为主的行业,投资机会相对较大,如李宁(02331.HK),而业务侧重于本土的A股市场相当庞大,涵盖多个受政策支持的行业。
郭强盛又称,今年北上资金非常强劲,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人行降准后流入A股的资金更大增,主因外资看到中港市场中最吸引的地方在A股,而非港股或中概股,因此机构投资者在中概股的持股占比不断下降,相信明年流入A股的资金不断增加,至于对明年南下资金的预期,则持中性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