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些手机App,便会遭遇弹窗广告,想关闭却找不到按钮,有些弹窗点击查看后,却跳转到了广告页面;在某款游戏短视频App上浏览视频,不小心点击广告页面后竟被下载了多个游戏App;注册某影视App,如果没有充值会员,刷剧时总会弹出要求分享的页面……(11月25日《法治日报》)
眼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用户利用手机网页浏览新闻或工作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但每每打开手机网页时,各种“APP广告”便成了页面的“必访客”,这些“APP广告”不但涉及内容多,有商品推销、产品广告,甚至还有色情信息广告,部分弹窗广告还存在着木马植入、信息诈骗、强制消费等安全隐患,而且关闭按钮很隐蔽,甚至“关闭难”,致使手机APP广告成了“牛皮癣”。
众所周知,一些广告商利用手机网页推出“APP广告”,其目的就是打广告,推销商品或信息,这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APP广告不能屡屡“关闭难”,更不能利用APP广告发布一些色情信息,或盗取个人信息。可以说,APP广告“关闭难”现象,不但严重影响手机用户的正常工作、正常上网,而且有些广告也涉嫌违法。因而整治手机APP广告这一“牛皮癣”已是势在必行。
根据我国《广告法》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违反者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最高3万元罚款。近日,工信部也发布了“优化App开屏弹窗信息展示方式”通知,要求互联网企业应在其App开屏信息和弹窗信息窗口设置明显、有效的关闭按钮,且不得使用整屏图片、视频等作为跳转链接,诱导用户点击或易造成用户误点击。可见,治理手机APP广告“牛皮癣”并非是“无监管”“无规制”。
因此,笔者以为,手机APP广告成“牛皮癣”亟待“综合施治”。首先,监管要到位。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要严把APP广告的审批关和准入关,切忌不管三七二十一,允许那些不良广告商在手机网页上发布APP广告或不良信息。其次,执法要从严。执法部门要对恶意发布APP广告行为,或发布不良信息行为、或盗取个人信息行为进行严惩重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该警告的要警告,该罚款的要罚款,该取缔资格的要取缔资格,绝不姑息,绝不纵容,更不能听之任之。其三,APP广告“关闭难”要规范整顿。不能任凭APP广告的发布者随意设置“关闭难”按钮,“为难”手机用户,要规范APP广告“一键关闭”功能,让手机用户“想关闭就能关闭”。
同时,要加大对APP广告中的色情信息发布和盗取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利用APP广告推送低俗色情的广告内容,以及盗取用户个人信息等不法行为,除了采取“高额罚款”之外,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倒逼其遵规守法,切实履行契约,从而让APP广告回归“正轨”。
笔者相信,只要监管到位,执法从严,规范整顿,追究刑责,就一定能有效治理手机APP广告成“牛皮癣”顽疾,从而给广大手机用户营造一个正常、有序、无干扰的上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