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关注 >

快递面单上红包成广告 背后问题必须从严清查

2021-11-15 10:03:09   红网

“双11”之际,消费者被商家各种套路,甚至连快递单上都出现了广告。不少网友反映,快递单印有各种“扫码领红包”字样,结果扫码后,发现是广告,甚至包括贷款和理财业务,不仅没领到现金红包,还差点把自己的信息“送”出去。记者注意到,快递单印有二维码“广告”的,包括韵达、中通、圆通、极兔等多家快递公司。

“扫码抽华为手机”“扫码领25元加油券”“先别拆,扫码抽一箱方便面”……不少消费者看到自己收到的快递上印有二维码红包,还以为是商家抽奖活动,结果扫码之后发现都是广告。市民质疑:这不就是骗取个人信息吗?

一位淘宝店主表示,“红包二维码是打印系统自带的,我们商家也控制不了内容。”最终调查显示:快递单上的“假红包”,不仅是淘系电商使用的菜鸟软件,如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快递单打印软件中也会存在类似广告固定植入模板。对此,菜鸟方面回复称,这属于正常操作的广告位,都是正规的商家合作。

“谁贴的”?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真实否”?

首先来说,单单从“植入广告”性质来说,就存在问题。在快递面单上张贴的是“领取红包”,而实际上是“广告引流”。往小了说,这是商业道德出了问题。往大了说,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坑蒙拐骗行为。因为,你张贴的内容是“领取红包”而实际上是“广告宣传”。那么也就意味着所谓的“领红包”是“假红包”。

其次来说,即便从广告的角度来说,也是存在问题的。因为不少广告并非是正规的广告,比如扫描“假红包”出现的一些广告是app引流、推销课程、理财产品、贷款业务。这些APP正规吗?这些网课规范吗?这些理财合适吗?这些贷款是银行搞的吗?

再次来说,在扫描“假红包”之后,很可能泄露个人信息。在信息保护法律法规如此严格的情况之下,还是任性收集客户的个人信息,这不是顶风作案吗?按照“个人信息能不收集就不收集”的要求,收集个人信息需要说明收集目的,还需要经过审批。这种用“假红包”来“骗信息”的行为,不就是骗子的做派吗?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这种“扫码领红包”行为显然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

“快递面单”不能“丢了面子”。对于网络商家而言,需要净化自己的快递面单,因为快递面单是你发出去的,就应该承担责任;对于快递公司而言,则需要进行监督,快递面单上的“假红包”虽然不是快递公司制作的,但是是快递公司送达的,理应尽到“去伪存真”责任;而对于菜鸟等终端服务单位来说,也没有权力随便出卖所谓的“广告位”,这就是不折不扣的“信息骚扰”,和“垃圾短信”有着相同的性质。

红包实为广告,“快递面单”不能“丢了面子”。快递单上的“假红包”,必须撕开真相。比如,既然是广告,那么广告管理部门就有责任去看看这些“红包广告”的内容经过审批了吗?内容合法吗?

标签: 快递面单 红包广告 app引流 理财推广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