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张本智和的比赛,林诗栋两次交手一胜难求。很多球迷说林诗栋打球不动脑子,只会在比赛当中发蛮力。林诗栋如果突然变得灵巧,也不可能年纪轻轻就在国乒冒尖。因为国乒的培养模式决定了灵巧型的选手,很难在这个年龄段获得国乒教练组的力棒。
林诗栋也是一个比较有天赋的选手,只不过他的天赋体现在他的反手技术上。在硬实力方面林诗栋已经不弱于樊振东这些国乒主力选手了,只是在软实力方面还欠缺火候。在凶稳关系的处理上,显得并不灵活,所以在对战张本智和这种关键比赛上比较吃亏。
因为张本智和属于巧胜,几乎靠着稳定的防守就能够让林诗栋在比赛当中处于下风。林诗栋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单板球质量非常高。这也是他能在国乒迅速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毕竟国乒这个年龄段缺少这个类型的选手。
【资料图】
但是在国际赛场光有硬实力是不够的,还要在比赛当中学会灵活应变。林诗栋单局被张本智和打了个11:1,就在于自己主动进攻失误偏多,很多球是自己的主动失误白白送分。有时候打出了战术,但就是得不了分。
所以林诗栋还要强化得分的成功率,如果说上一次双方交手是因为紧张,那么被韩国选手赵胜敏在球星挑战赛击败,就完全是自己阅读比赛能力的问题了。林诗栋发球轮就被对手给限制了,接发球也不占优势,发到对方的正手被对方直接抢攻。
林诗栋在前三板技术的打磨上还需要加强,对战欧洲选手他可以跟对方打相持。但是对战亚洲选手还是以前三板为主,打相持球的次数并不多。林诗栋过于讲究硬碰硬,如果在球风上多一些细腻的变化,那会迅速变成顶级选手。
马龙之所以能够在乒坛屹立不倒,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掌握了刚柔并济。面对勒布伦这种欧洲顶级选手,而且还是刚刚爆冷击败樊振东的选手。马龙在前三板环节完全占据优势,不管是比分领先还是比分落后,总是能够打出自己的进攻特点,而且还能够根据赛场之上的形势变化去主动进行反限制。
以至于打到最后勒布伦都要主动跟马龙打长球,不敢斗前三板了。因为继续打前三板输球的只能是自己,勒布伦把自己的优势项目给放弃了,说明马龙在比赛当中战术运用的成功。实际上目前的国乒不缺乏实力强的选手,稀缺的就是实力加应变能力强的选手。
林诗栋如果拥有马龙的灵巧,绝对会起到很好的化学反应,那会成为乒坛真正的顶级高手。其实樊振东很早之前就明白这个道理,他也一直在进行球风上的转变。但是想完全做到刚柔并济实在太难,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进行改变的。
说穿了就是要学会控制比赛节奏,不要在比赛当中被对方给带节奏。那样的话是很难赢球的,因为跟着对方的比赛节奏在打,只能处处被动。只有把节奏转换到自己的进攻体系上来,让对方感觉到不适应才具备赢球的条件。
现在的国乒选手不可能在国际赛场完全碾压对手,当双方实力相近的时候,这个时候比拼的就不是硬实力了,而是灵巧的变化。林诗栋还处于打实力球的阶段,现在年轻还可以改变。如果一旦技术定型,在软实力方面又无法提升,就会遭遇到职业生涯的天花板。
林诗栋其实面对林高远这种灵巧型的队友,经常是在比赛当中处于下风的。他在比赛当中实际上比较挑对手,越是那种球风硬朗的选手,反而更适合林诗栋挑战。之前对战樊振东竟然落于上风,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
欧洲的年轻选手技术也越来越细腻,这对林诗栋绝对是一个挑战。不光是亚洲选手技术更加细腻,当欧洲年轻一代也具备了亚洲选手的细腻性,属于林诗栋的成长空间会越来越窄。感觉这些年国乒一直比较注重培养硬实力的类型,最稀缺的就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的类型。
实际上这不光只是林诗栋一个人的困境,而是所有国乒选手的困境。也是目前整个国乒教练组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很多选手看起来实力很强,但是外战的比赛稳定性总是不高呢?赛前重点研究对手之后能够取胜,但是面对不经常交手的选手就容易爆冷失败。
樊振东被勒布伦击败,不就是因为双方首次交手吗?要是熟悉对方的球路之后,下一次交手比赛过程就轻松了很多。梁靖崑被卡尔伯格击败,也是因为交手次数太少。自身的硬实力展现不出来,反而在比赛当中被对手给限制了,所以就留下了比赛不稳定的印象。
林诗栋是代表了国乒新一代选手的困境,这绝对不是偶然现象。这也说明了国乒的培养方向是应该进行转变了,也应该挑选那些打球应变能力强的选手,在选材方面还是应该进行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