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滚动 >

焦点速读:“莲花”与“莲花落”

2023-04-04 08:10:26   临海在线


(资料图片)

“莲花”与“莲花落”,总让人误解,不少媒体将“莲花”写成“莲花落”。其实不然,它们虽有共同的渊源,但经历历史长河的演化,各自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地方曲艺。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莲花落曲艺渊源,据有关资料记载,宋元时期已经流行,佛典《续传灯录》第23《俞道婆》载:“一日闻丐唱《莲花乐》云:‘不因柳毅传书信,何因得到洞庭源’。”由此可见,莲花和莲花落在唐宋之间就已形成,并在市井中流行。据有关资料记载:莲花落流行于京、津、河北等地。莲花落一作莲花乐,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宋代开始流行民间。清乾隆以后,出现了职业艺人,同时满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爱好者,遂与民间流行的另一艺术形式“十不闲”合流,成为民间花会形式之一“天平会”,曲种名为“十不闲莲花落”,又称“十不闲”或“莲花落”。内容多为写景抒情和演述民间故事的俗曲,演出时,先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的打击乐器,做舞蹈动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调,作为序曲,然后演唱莲花落节目。

莲花落经千百年的演变,出现了具有地方风格特色的曲艺,如江西莲花落、闽东莲花落、太原莲花落、陕北莲花落、汉中莲花落、十不闲莲花落、广西零零落、山东落子等。除此之外,还有东北特色二人转,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边说边唱,且歌且舞。

莲花落传入台州的年代不详,当莲花落流传到台州时,其表演的形式较之有改变。笔者翻开《椒江曲艺志》,里面是这样记述的:莲花是以一人领唱,二人敲击道情筒,多人帮腔,帮腔中反复插入“莲花”两字,台州方言不唱莲花而唱“荷花”,在接唱帮腔过程中,帮腔者手舞铜钿鞭和算盘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如“荷花开,索啦啦雨打一朵梅花,花开荷花郎”。

莲花落和莲花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有一人为主说唱。莲花落的附和是以乐器为主的伴奏(台州人说是后场),台州莲花的附和人数较多,阵容比较大,莲花一般为10人以上,其唱腔幽默、通俗易懂,他们在庙会、宗教祭祀春节元宵等节日中表演,有时为博得大家一笑而即兴创作,深受百姓欢迎。

许多地方打莲花都面临衰落失传。2005年,前所街道道感堂村李岳金作为“莲花头”,领着村里十几位老艺人唱响了失传50多年之久的古老艺术之歌。2006年,李岳金组织的前所莲花队被台州市立入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李岳金则为该项目的传承人。笔者因莲花与莲花落一词,专门走访了李岳金和多位老艺人,他们认为,在台州从老师头(师父)传到现在都叫打莲花,从没“莲花落”的称号。

综上所述,绍兴莲花落一般由两人组成一档,一人主唱,持串起铜钱的竹板敲击两臂、肚、胸、两腿以为节拍,另一人帮腔接调。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说唱新闻和故事,有说、有唱、有表演,这是莲花落的原生态表演形式,现代有乐器伴奏方式改编。

而台州的莲花是一人领唱多人接腔,莲化的配乐为竹板、铜钿串、算盘、道情筒,而莲花落为竹板、南击鼓、四胡和琵琶。莲花与莲花落虽说只是一字之差,但内容与形式有天壤之别,因此莲花落传入台州由于地方习俗和文化信仰的不同,民间艺人经历不同时期的改革,形成了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民间曲艺——打莲花。

作者:俞国江来源:临海新闻网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