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资讯 >

最新快讯!夜雨丨朱晴方:刀背梁上“大风歌”

2023-01-26 10:47:57   上游新闻

刀背梁上“大风歌”

朱晴方

对于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后还乡时随口而咏的《大风歌》,这一辈子不知道自己吟咏了多少遍,也不知道自己书写了好多次。为何如此上瘾?盖在《大风歌》给人的是大气、雄强甚至霸气,给人的是特别的精气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生在世,支撑成就功名的就是有一种不同凡响的精气神!

我不知道刘邦返乡时是否因大风骤刮而脱口吟咏其《大风歌》,反正,我每次遇到大风刮来之际,就油然而生地要想起《大风歌》又随口吟咏它。

记得重庆直辖后的第二年,受《重庆日报》编辑部安排,我与同事去重庆最偏远的城口县采访,途中小憩于四川万源县的八台山梁上,虽是季春,但山风一阵阵紧急呼啸,不禁全身寒颤,赶紧躲进车里,便小声地背诵起《大风歌》来。来迎接我们的城口县委宣传部同志说,八台山海拔2380米,那道山梁形如刀背,一侧是森然的悬崖峭壁。

要说山梁如刀背,我们所见八台山的那段,其实不怎么酷肖。今年立秋的那天,偶然邂逅到一处绝对的刀背梁——位于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七曜山从六塘乡到大风门其中的那一段“刀背”。

身为重庆市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应邀去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避暑胜地黄水讲授杂文写作课。课后无事,驾车的同行副会长刘强说去欣赏一下刀背梁。刀背梁?我们一行都没听说过。刘强说,刀背梁是网红景点,它与湖北郧西县的刀背梁、 陕西山阳县的刀背梁等比肩齐名,值得一看。

于是,早饭后,我们驱车将近两个小时,怀揣神秘感顺着山区水泥路爬山而行。车终于到了山顶,但见前方一条白晃晃的如带山路就蜿蜒在山脊上。啊!大家不约而同地惊呼:刀背梁到了!

山脊,并不都是平直的,故而点缀在“刀背梁”上的水泥路时而呈U型,时而呈S型。向车窗外一望,不宽的路梁两边,悬崖凌空,裸露着的黑褐色碎石仿佛随时都有滑坡的感觉。见前方来了一辆车,虽然是两车道可以走,但担心车在陡峭而弯曲的“刀背梁”上相对而行容易出现不测,我们的车就停在稍宽处等候对面来的车先通过;反之,走到另一处,对面来的车也同样让我们先行。

过了最惊险的那一段“刀背梁”,车停到一个稍宽地方,猴急般下车拍照纪念。骄阳在顶,山风扑面,站在平缓处摆个姿势,分明地感觉两腿有些微颤。没有恐高症的我,此时此地怎么恐高了?怎不让人心生恐惧?因为,没有护栏,再探头往下望,沟壑森然,草木葱郁,不见谷底。

这是一条怎样的山路?据知情人士说,这条建在山脊“刀背”上的路,并不是什么乡村交通道,而是为建设风力发电而修筑的材料运输道。之所以要将道路建在“刀背”上,是因为那些电力风车全都要耸立在高高的山脊上。放眼一望,所见整个七曜山脊梁,连绵高耸着看不到底、数也数不清的风车,它们的叶片各自不停地旋转着,煞是壮观。

我看见过新疆戈壁滩的电力风车,也看见过海上的电力风车,还邂逅过不少地方的电力风车,感觉它们没有我这次所见的七曜山电力风车挺拔,也没有如此运转快速。不用说,是高高的山脊蜿蜒的山峰托起它们出类拔萃的。

老实说,我还没有近距离地观察过电力风车,走过最险的那段“刀背梁”,一下车就朝近处的一台奔去。伏天的太阳临近正午特别晒人,脚下的砾石土路凹凸不平,憋着一股劲沿着缓坡径直往上冲,不一会就到了它的脚下。呀!好粗壮好挺拔的一根圆柱,仰着头一瞧,仿佛白云就在叶片周围晃悠。叶片不知疲倦地旋转着,“唬唬”的响声直灌耳蜗。在它的脚下仰视的人很多,在它的身旁俯视沟壑的人也很多,拍照的人也很多。

站在这并不算最高处的地方,极目远望,天际尽收眼底,白云尽收眼底,苍山尽收眼底,蜿蜒起伏的工程路尽收眼底,心中不禁涌动出杜甫的诗句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人啊,突然一下子就伟大了起来!

站在这险绝处,遥望着山下错落不定的峰谷以及远处的重峦叠嶂,又突然想起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的感叹语:“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站在这山风随意撩动衣服吹乱头发甚而有时睁不开眼的高处,如我者不随口吟咏刘邦的《大风歌》,是多少有些麻木或无知的,“大风起兮云飞扬……”

站在此地,与其说是我辈在唱《大风歌》,不如说是电力风车们在唱。不是么?它们站立在人迹罕至的险绝处,站立在飞鸟也望而却翅的山脊处,一年四季、一天到晚,一刻不停地、不知疲倦地迎风旋转着,使劲发出它们特有的“唬唬”声。假如刘邦站在它们的脚下,能不赧颜俯身臣服?假如刘邦看到它们挥动的巨臂,能不显得相形见绌?假如刘邦听到它们发出的叱咤风云声,还能够唱出那不可一世的《大风歌》?

然则,是谁让那些个原本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电力风车吟唱出如此撼人心魄的“大风歌”?还不是我们人类么?确切地说,是那些个电力部门的决策者、设计者们,是那些个披星戴月、冒暑凌寒、栉风沐雨的建造者们,是那些个不眷恋温暖的小家而常年奔波在荒郊野外的奉献者们!

不点赞他们不行,不歌颂他们不行,不敬仰他们不行!我始终没弄明白,如此庞大而沉重的风车,如此数不胜数的风车,如此耸立在险绝之处的风车,是怎么运到那些个高耸错落的山脊的?又是怎么岿然挺立在无数个“刀背梁”上的?

据与工程打交道的刘强说,每一座电力风车的费用需要1800万元人民币。这令我们多少有些惊诧。这怎么可能?这要多大的开支呀!刘强说,风车的材料是新型的,价格昂贵;在“刀背梁”上修路,运输这若干的庞然大物,人工搬运、架立风车,等等,真个不菲。

我们的国家真有战略眼光,也真有实力,否则,是无法想象的!

我查了一下资料,我们中国的风力发电,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目前在中国境内,风电并网装机的容量占到了全国电源总量的13%,并且十多年来风电对全国的电力供应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就是最环保、最清洁、最先进的新能源巨作,这就是中国对世界减少碳排放量承诺的大国之举!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如此的《大风歌》,表达的是得意洋洋,骨子里考虑的是自个的皇权,是汉室家天下。而我在石柱“刀背梁”所见到的“大风歌”所听到的“大风歌”以及所感受到的“大风歌”,主题是新的时代、新的进步、新的追求,为的是世界文明、人类幸福……

见识了“刀背梁”如此令人惊叹的奇迹,我们竟然都不觉得饿,一直兴奋着,直到下午两点钟才赶回驻地黄水吃午饭。我开着玩笑说:饿了肚儿,饱了眼睛,值得值得!

——匆笔于2022年末伏

(作者系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重庆市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