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北路电厂立交桥实施排水改造工程、城区跨江大桥开展船舶防撞安全治理,枫溪大道、拥军路、茨菇塘路等结合海绵城市进行道路专项维修……昨日,记者从市城管局市政工程维护中心获悉,今年的市政设施大中修及专项维修计划已敲定,相较以往主要集中在道路、排水管道维修等内容,今年增加了不少新项目、新亮点,进一步保障城市安全畅通。
石峰大桥、建宁大桥加装防撞设施
要达到抗2000吨级船舶撞击能力
跨越航道桥梁,是公路、水路等通道的咽喉节点。近年来,随着船舶向高速化、大型化趋势发展,船舶碰撞桥梁的风险日益严峻,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影响桥梁和船舶正常运行,更容易危及桥上行人和车辆安全。
今年以来,我市对城区7座跨江大桥进行通航安全风险及抗撞性能综合评估,初步确定了防撞方案。
“桥墩防撞,是桥梁安全隐患治理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市市政工程维护中心生产管理科科长罗攀介绍,根据目前自查和综合评估的情况,石峰大桥、建宁大桥还需要安装防撞设施,最终要确保桥梁能承受住2000吨级船舶的撞击。
桥梁防撞方案一般是两种,一种类似枫溪大桥,在桥墩安装了自浮式防撞设施,这种设施可始终处于船舶撞击高度,通过缓冲降低撞击力;另一种是在桥墩外围加装钢管混凝土结构的防撞设施,对桥墩进行隔离保护。
此外,还将在7座跨江大桥的桥墩加装警示灯、标志标牌等,满足船舶夜间通航的警示需求。
目前,我市正就此做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方案设计。根据计划,我市还将对芦淞大桥、石峰大桥、坚固立交桥和株洲大桥,实施桥梁专项维修。
道路专项维修
人行道试点海绵化改造
道路专项维修主要包括人行道和车行道两块。
人行道方面,今年,我市将对杉塘路(建设路至人民北路)、枫溪大道东西两侧(市烟草局至天池路)、人民中路东西侧(体育路至红港路)以及果园路的人行道进行专项维修。
车行道方面,则将对市府路(人民南路至建设南路)、建设北路一段(清水铁路桥至天桥街)、建设北路二段(天桥街至清石广场)、枫溪大道(芦淞区自然资源局至小巨蛋酒店)、拥军路(建设南路至沿江路)、茨菇塘路(钻石路至长寿路口)、文化路(新华路口至石宋路)、人民北路(白石港路至人民路跨铁路桥)进行专项维修。
今年的方案中,人行道的海绵化及无障碍设施改造,是重点之一。
海绵化改造,是在人行道铺设透水混凝土、吸水砖等材料,提升道路的雨水吸纳、蓄渗和再利用能力,为人们打造更加便捷、绿色生态的出行空间。
“我们主要考虑一些老旧街区的居民年龄偏大,他们在雨天出行对便捷度要求更高,所以优先选择这类区域试点。”市市政工程维护中心工程技术科科长龙洪亮介绍,根据前期勘查情况,初步计划在果园路、杉塘路优先试点,目前正在做前期设计方案。
对老旧街区、居民区周边道路的关注,还体现在无障碍设施改造方面。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复查整改工作要求,此次还将对人行道出入口的缘石坡道、盲道等进行全面排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修缮。
消除雨涝“痛点”,电厂立交桥排水专项改造
往年每逢雨季,石峰区电厂立交桥周边的数万居民就容易忐忑不安——哪怕经过多年治理,这里仍容易出现涝点。
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电厂立交桥下是附近地势最低的地方,一旦下雨,周边生活区、建材市场的积水都往桥下汇集,只能依靠附近泵站抽水缓解,但随着近年来周边区域不断开发,泵站的抽水能力已经不足。
这次,该中心希望最大限度解决这一痛点,经过两年的方案设计细化、反复勘查,此次将在这里进行排水改造工程。具体来说,除了将新建一条雨水管道、增加雨水箅子,还将对原有泵站进行提质升级,将原本每秒0.4立方米的抽水能力,提升到每秒1立方米,“积水抽排能力提升了一倍有余,可以有效改善隐患。”龙洪亮介绍。
此外,我市还将对株董路、市府路实施排水专项维修,提升道路排水能力。(记者 伍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