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从稻田上飞过,200多亩的农作物长势分析就出现在平板电脑上。接下来的一系列智能农技轮番上阵,都只需要一个人进行操作。11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探访了解到,武汉市正在创新实践的智能化农机应用新模式,让种地变成“傻瓜模式”,却实现了农户收入倍增。
未来五年,武汉市将加大力度重点发展“数字+农机”和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对符合条件的智能农机实施市级叠加购机以奖待补,最高可奖50%。
一个人操作近十项智能农机器具
11月11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在武汉市黄陂区利梓农机专业合作社看到,连片的稻田里,智能自动驾驶收获机、无人驾驶拖拉机,大疆T30无人机撒肥、播种等多种智慧化农机轮番上阵,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在田垄上,进行所有机器操作的农户只有一个人。多数人印象里的传统农机手俨然已变身成为现代农机的智能操作手。
“所有的无人机与5G智能联合收割机组各司其职,现在种田称得上是一种‘傻瓜模式’了。”合作社负责人缪斌介绍,现在农机作业从耕田整田、施肥、栽插、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都实现了无人化,自己仅仅在家操控电脑或手机而已。
智能农机实现效率提升助农户增收
在无人机带来种田便利的同时,农户们的收入还在成倍增长。缪斌介绍,仅多光谱无人机巡田一项,就能为合作社2000亩水稻节省化肥费用4万元、人工10万元,引进的各类智能农机每年可为合作社提高作业效率50%,节本增收效果明显。
与缪斌一样正在受益于智能农机化生产的,还有来自武汉的50多位“新农人”。在武汉市智能农机应用技术培训班上,多位智能农机示范推广基地业主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正在实现农机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智能农机与无人农场、智能农机信息化,以及农用无人机的全方位应用技术,让生产效率更高,成本变得更低,收益由此实现了明显增长。
武汉全面推进数字农机最高奖补50%
武汉市农机中心负责人王爱民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武汉市农业领域全面进行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激发了经营主体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在全市秋冬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同时,也为武汉市推进撂荒地复耕复垦工作提供了装备和技术支撑。
据统计,截至目前,武汉市秋冬农业生产共投入数字农机近2万台套,已完成油菜机播20万亩、小麦机播5.5万亩。
王爱民介绍,按照计划,未来五年里,武汉市、区农机部门将加大力度,重点发展“数字+农机”和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智能农机实施市级叠加购机以奖待补,最高可奖50%。
接下来,武汉市还将持续加大高端、先进、智能农机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装备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