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贵港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工作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完成累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65.25万亩。
一、摸清家底,实现精准规划高标准农田项目。
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基础上,2011-2021年高标准农田项目矢量坐标数据与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的红线范围进行叠图分析,经统计,2011-2021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5.25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42.15%。制定了我市未来高标准农田建设“两步走”目标,其中2025年预计完成56%覆盖率,2030年完成69%覆盖率,并将建设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实施。开展市县两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和一般性农田水利建设方案(2022-2025年)编制工作,衔接全市大中型灌区、粮食功能保护区、糖料蔗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分布区域,建立全市高标准农田和一般性农田水利建设“一张图”布局,建立“十四五”期间项目储备库,精准指导下一阶段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保障我市粮食安全、服务现代农业产业规划提供支撑。
(二)因地制宜,加快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利用秋收后至过年前农田大部分属于闲置状态并且天气良好,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黄金施工期。建设过程中,我市聘请水利、道路等专家队伍通过内业外业结合的方式对项目工程质量进行抽查,提高各县市区的质量意识,将项目抽检结果与参建单位信用评价进行挂钩,督促各县(市、区)加强对参建单位的监管。
(三)探索高标准农田+智慧农田,开拓智慧农业新路子。
进过探索与发展,我市成功创建了港北区稻虾共作生产项目,项目位于庆丰镇石卓村高标准农田项目范围内,水渠主干道覆盖了庆丰镇主要的水稻种植区,机耕路网基本能达到水稻种植区各个角落,农业输配电满足了当地的生产需求,实现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田间安装了标准化种植管理系统、育秧基地数字化管理系统、病虫害监测设备、作物生长模型、虾种养水质监测系统等设施,对稻虾田块开展虫情、气象、土壤、水质等农田大数据智能化管理,对作物种植进行可视化管理、产品溯源,同时,项目区实施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实现了一人可直接管理千亩良田的效果。
(四)加强建后管护,发挥高标准农田长期效益。
高标准农田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是稳定我市粮食安全的“命根子”,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我市要求各县市区落实工程管护主体责任,明晰工程设施权属,将工程管护交给专业化队伍负责,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管护等事宜,妥善解决了各县市区村管护资金不足的难题,印发《贵港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制度》,明确了项目完工后两个月内落实管护主体,将高标准农田管护纳入各级田长日常巡田工作,并对高标准农田土地利用优先次序作出明确规定,只允许种植粮食、油料、糖料、蔬菜等农作物,切实科学合理利用土地,保障农田土壤结构长期稳定性,不断发挥高标准农田长期效益。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