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资讯 >

每日简讯:谁是莫言余华“看中的年轻人”?这部作品集值得关注

2023-06-27 17:33:55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近十年来, 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师大等高校纷纷开办创意写作或者文学创作向光课程,效果显著。专业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这些年轻人文学梦和文学天赋被唤醒的过程。在北师大,文创专业研究生迄今已有80余名同学毕业,他们在校期间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写作能力,毕业后有的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有的则选择在科研院所、出版社、杂志社工作,成为了从事文学工作的青年人才。青年人如何养成更好的文学写作能力,在高校里接受系统的专业文学创作教育,对他们带来到底怎样的帮助?青年人如何保持文学创作的热情,取得更大的成绩,这也是文学圈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耘:每当有人醒来》

6月25日上午,在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举办的“青年写作能力的养成——《耘:每当有人醒来》北师大文学创作方向研究生作品研讨会”上,身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的著名作家莫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北京大学教授李洱,《作家》主编宗仁发,《人民文学》副主编、小说家徐则臣,《青年文学》《当代》《扬子江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南方文坛》等文学杂志,以及北师大、南师大、山东大学、中国社科院、华东师大、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上海文艺出版社等多家高校或相关机构的相关学者、负责人相聚一堂,就当下“青年写作能力的养成”“文学创作中可以和不可传授的部分”等话题,展开分享,大家同时还集中表达了对于这一代90后新锐青年作家的期待,鼓励当今的青年写作者,要在信息过于饱和的环境下,筛选有效经验,突破同质化,发出自己的声音,敏锐地捕捉时代投射在我们身上的情绪碎片。

余华是怎么指导学生写作的?

“从一篇作品尚未完成的想法或细节开始,再逐渐引导学生去修改”

“耘”是“京师青年作家群”杂志丛书,由北师大文学院、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共同打造的一个出版品牌,目的是集中展现这些青年写作者的文学风貌。目前计划每年出版一册。《每当有人醒来》是“耘”第一册,收入2014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与批评专业”(全日制)自主培养的12位青年作者公开发表的12部小说。这些90后年轻人入校后实习双导师制,除学术导师之外,他们还分别师从莫言、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李敬泽、李洱等作家导师。经过名师指点后,他们在校期间便在《收获》《人民文学》《花城》《大家》等重要期刊发表重要作品,作品入围了包括“中国好书”“收获排行榜”等多个文学榜单,这样的文学实绩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令人欣喜。

也正为此,在《耘:每当有人醒来》书封上的推荐语上赫然写道:莫言、余华、苏童、李敬泽、欧阳江河、李洱“看中的年轻人。”

莫言

相比其他青年小说集,《耘:每当有人醒来》的特别在于,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优秀青年小说家初露锋芒的作品,每篇小说还都附有莫言、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等作家导师的具体指导意见,其中包括对青年人写作的指导过程,以及一针见血的评语。身为导师之一的莫言表示,他内心深感欣慰。在阅读北师大青年写作者的作品时,会感受到比较陌生的与以往生活经验不同的特质,这是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双向过程。

也正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认为,《耘》这本书会是未来文学史上绕不开的文本,因为这是莫言、余华等作家培养青年作家和形成文学传承的文本实存,对其进行文学史研究将深具价值。

作为《耘:每当有人醒来》的主编,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文学评论家张莉说,这本书中收录的作品并不是这些年轻人的代表作,但这些作品里潜藏着每一位作家导师的拳拳之心,潜藏着一代年轻写作者的成长足迹和可能性。她特别提到西川和欧阳江河为北师大本科生开设了诗歌鉴赏课,深受学生喜爱,莫言、余华、苏童等老师都参与到“名师写作指导工作坊”的工作中,满怀热忱地为文学创作方向的青年写作者开改稿会,这切实唤醒了许多年轻人身上潜藏着的文学才华,这部作品集里的大多数作者是来到北师大就读文创方向后才开始写作第一部小说并发表的。这些作家导师的到来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灯塔与火把。

余华

在北师大当导师的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以及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李洱,分别以作家导师的身份分享了参与教学工作、培养青年写作者的感受。余华在发言中谈到,他在发现学生的时候往往不是从一个学生已有作品的完成度去考量,而是从一篇作品尚未完成的想法或细节开始的,再逐渐引导学生去修改、完善。“培养学生最终是关乎他们将来能否在文学上真正取得成绩,我并不以发表作品来衡量这个作者,这是几年工作下来的一个体会。”

苏童

苏童幽默地打趣:“我到北师大,原来一直以为自己是来当花瓶的,结果北师大不要花瓶,它真的需要园丁。”他谈到,文学创作方向的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的时代下的关系,对自己而言,从一开始是带有某种任务性的教学,渐渐通过跟学生相处,开始调整这样的关系,对这些年轻人的建议、“剪枝”“施肥”的过程中,也对自己的园丁身份有了美好的期望。

欧阳江河

诗人欧阳江河中界定自我与学生的关系时,要求自己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我的门徒”。他认为,从文学教育的角度上看,小说写作含有手艺、技术的成分,而诗歌写作很难具体传授,自己作为诗人也很鼓励学生把写诗的才能转化为创作小说的才能,希望他们朝着叙事文学的脉络转化,与此同时又保留诗人对世界的观看方式。诗人西川也表示,诗歌思维和小说思维非常不同,写作的类型非常多,每一个学生的才华的类型也不一样,而一位好的老师能看出一名学生具有哪种类型的才华。他谈到“我非常惊喜的是看到学生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他的谈吐”,而写作一方面是修养,另一方面是创造力,前辈老师们创造性的表达和想象力依然值得年轻作者去学习。

李洱

李洱看完《耘》之后十分欣喜,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驻珠海校区作家导师,他发现书中收录的作品与他最早参加改稿会时的初稿相比,进步很大,更为完整、成熟。

文学写作的可传授与不可传授

文学教育最终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青年作家代表

文学创作了可不可教,或者大学培不培养作家,曾经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如今随着全世界高校都兴起创意写作班,并且表现出有效性,大家开始对这个问题有更清晰的认知。

北师大在读博士生李晓博、焦典、叶昕昀、武茳虹等收入《耘》文集的青年写作者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李晓博说,自己完全是被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教出来的学生。“在开始上创作课以后,我才真正接触到短篇小说的写法,学会如何慢下来写出一天的故事、一个小的场景,及至最后发表一篇完整的短篇小说”。叶昕昀谈到,这几年与导师余华的机缘和学习让她找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和写作的意义,也期望未来自己的小说能够提供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不同方式。博士生焦典从自己的童年经验和小说中的“目光”谈起,表示她一路收获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国际写作中心各位师长们及期刊编辑长辈的目光,正是在这些目光的鼓励下自己走上了写作的道路。武茳虹表达了对写作导师余华老师和苏童老师的感激,“如果没有两位老师,自己可能不会走上一条写作的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认为,文学技巧是作者自身经过磨练后的个人化的产物,但作品中蕴含的观念却可以通过大学教育进行拓展。《青年文学》主编张菁谈到了指导老师对青年写作的重要性。她提到,这本集子中的每个写作者都是创造者,而作家导师们帮助他们刺破思维局限,“无中生有”地去认识世界、创作世界尤其重要。批评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认为,《耘》这本书基本代表了当前青年写作的各个面向,许多作品的独到之处并不来源于文学教育或阅读,而是作者个人的成长经验,这蕴含了新的可能性。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