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达州-万象)国际货运列车首发,货运时间整体缩短3-4天;
(资料图)
11月17日上午,一列装有酒泉市农产品种子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酒泉-钦州港-鹿特丹)铁海国际联运班列在酒泉金塔货场顺利发出,这是酒泉种子首次“搭乘”陆海新通道班列……
近日,面对重庆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团结村、小南垭、鱼嘴3个主要铁路物流枢纽站上,均有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职工的身影。他们宛如陆海新通道上的“螺丝钉”,以实际行动确保通道班列运行畅通,一起保障重庆地区及通道沿线各省区市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车里“安家”5晚、日行2万步
在江津区小南垭站车站外,停着一辆众泰紧凑型轿车,在如此逼仄的车内空间里,彭翀已经睡了5个晚上。
“小区已经封控了,回不去,只能睡在车里。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想想,为了确保通道班列畅通有序,每天基本都要忙到午夜12点,即使能回小区,早上6点又要起来工作,算上来回路途时间,可能还不如睡在车里好一些呢。”彭翀笑称。
按疫情防控要求,货运司机不能下车,所以他除了日常本职工作外,还要替这些司机完成取票、打单、贴条等工作,有时还要去高速路口接车,一天下来,忙得不可开交。“平均一天要给70多个司机做这些工作,经常忙起来都忘记了吃饭,一天下来,走了2万多步。”
彭翀说,“有同事问我在车里会不会睡不着,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太累了,晚上躺在车里闭上眼睛就睡着了,一直睡到早上被闹钟叫醒。”
思考“妙招” 巧解人手不足之困
外勤人员面对的困难不只是辛苦,还有随着因部分人员被封控在小区导致人手不够带来的工作效率问题。
一天只有24个小时,如何在人员大幅减少的情况下还能按时保质完成每日工作任务,确保班列顺利发行,这个现实问题摆在了每一位工作人员面前。
“只有自己动脑子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否则肯定是忙不完的。”彭翀在小南垭站的工作搭档周扬武表示。
“每天有上百个箱子,以前要一个个在信息表里去对票,要花接近一个小时。现在直接委托车站内勤提供清单给我,然后我再进行查重,只需几分钟就完成了。”周扬武称。
车辆信息备案也是个大活,平均每天要备案50多个,周扬武采取直接向车队负责人取表、备案,再由其统一填写汇总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有些活可以通过思考来提升效率,但有些活只能用笨办法逐一去做。”周扬武介绍称,每天晚上,他都要手动打签封,把箱号和签号一一对应并抄下来。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如小山的集装箱堆中找到对应的集装箱,然后爬梯子上去,一个个操作,没有两三个小时做不完。
“办公楼”搬到了铁路现场
由于同事所在的小区被封控无法外出,鱼嘴站只有邹沅东一名外勤人员,为了工作方便,他把“办公楼”搬到了工作现场。
“原本我们是两个人搭档工作,一个在办公楼里,一个在铁路现场,有7公里的距离,工作时也经常需要往返。”邹沅东表示,“上周五下午,办公楼物业突然通知说要封控,所有工作人员都赶紧离开,但我当时留了个‘心眼’,赶紧去把关键资料和办公电脑带在了身上。”
以前需要往返才能做的工作,如今一个人连包带揽地都完成了,实现了办公楼和铁路现场的“融合”。
得知彭翀无法回小区只能在车里睡觉后,邹沅东偷偷往车里放了一床被子,“我怕万一小区被封了也回不去了,所以就随身带着被子,没敢给家里人说,怕他们担心。”
乐观向上的团结村“三人组”
在团结村站工作的外勤人员有3个人,26岁的刘怡良带着同为23岁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吴雨益、陈程一起坚守岗位。
“我们都带了铺盖,以防万一,这里也有一个行军床可以用来睡觉,我们也在考虑要不要再增加一两张。”刘怡良表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们进行了比以前还要细化的分工。“以前我们有6个人,2个人一组,分别负责一个板块的工作。现在只有3个人了,每人负责一个板块,就必须分工更细化,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面对疫情形势和工作任务,“三人组”不仅积极面对,认真工作,而且始终保持着一份乐观向上的态度。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通讯员 李栋
编辑:杨虹
责编:廖磊
审核:冯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