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江出发,沉潜或者上升
【资料图】
——序子衿诗集《乌江集》
蒋登科
就重庆诗歌的文化遗传来说,长江沿线尤其是三峡地区肯定是最有诗歌底蕴的;而在当下的重庆诗歌版图上,乌江流域的诗人往往特色鲜明,难以复制。在乌江流域的很多区县,我们都能找到值得关注的诗人,有些已经享誉诗坛,有些正如日中天,有些则潜力可期。涪陵的位置更特殊,它既带着乌江的文化和灵气,又地处长江之滨,两江交汇,拥有大山水,大气势、大交融,是山水的交汇,是文化的交汇,更是诗意的汇聚。
我去涪陵的次数不算太多,但每次都会有收获。涪陵是一个可以让你的生活、精神都得到滋养的地方,不仅有榨菜,有白鹤梁、816、乌江画廊、点易洞,武陵山大裂谷,而且有令人惊喜的诗意。
在涪陵的诗人中,子衿的创作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她总是围绕一个主要题材展开。前些日子,我收到她的诗集《北岩诗集》,是围绕她的家乡涪陵北岩展开的。我手头的这本诗稿叫《乌江集》,自然是以乌江作为主要观照对象的。
我到过乌江流域多次,但我不敢说对乌江有多少了解。在我的印象中,乌江峡谷幽深,江流湍急,风光优美,文化独特,隐藏着很多外人难以破解的自然与文化密码。子衿刚打算创作这部诗集的时候,我就答应愿意为诗集写序。其实我是带着一点私心的,希望通过她的诗意解读,获得对乌江及其文化的更多了解。我一直在揣测她使用“乌江”作为书名的缘由。一方面是因为她对乌江有着特殊的情感,她的人生和乌江及其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另一方面,虽然很多作品不是写乌江的,甚至涉及到我所在的北碚,但这些作品延续着作者从乌江文化中获得的精神营养和人生思索,或者说,她无论写什么题材,骨子里都渗透着乌江文化的因子。全书四卷,直接和乌江相关的是“乌江”与“乌江,沉潜或上升”两卷,这恰好是子衿诗歌体验、人生思考的奠基与升华。其他部分也都对乌江有所涉及,尤其是蕴含着诗人从乌江及其文化中获得的人生态度。
乌江及其文化是子衿诗歌的生命之所依,精神之所寄,恰如诗人所说:“千万次,身体从江水里接受洗礼/千万次,灵魂从石头里慢慢爬出”(《两尾鱼》)。她的作品关注自然、历史、文化、诗歌、爱情,并由此生发对生命的思索。《龚滩古镇》有这样的诗行:“我只能用一支笔去描摹你的另一种美/用一种语言去表述你的另一种语言/用一种神秘去解读你的另一种神秘/到底,我要怎么才能真正走进你呢//乌江,你的背后/是千年不变的仰望/是诗和远方/是我们重逢时骤然升华的过程/是我们万水千山后的爱情”,诗人对乌江的神秘情有独钟,总是试图通过自己的感悟去揭示这种神秘的力量。《阿依河》抓住乌江的支流阿依河的蓝展开抒写:“一抹抑制不住的蓝,乌江的蓝啊/蓝过海的蓝,天的蓝/蓝过新的蓝/蓝过蓝的蓝”,这种近乎极致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爱。在《云水谣》中,作者也写下了这样的诗行:“ 我以纯粹的孤独/感受这一千公里的/长途跋涉/未填完的词还在江口/一声鸟鸣/我仿佛听见一群鸟正在大声歌唱/我的云水谣”。在《夜最黑的时候我蓝如蓝》组诗中,诗人把故乡的美描绘到极致,意境高远辽阔,意象奇特奇异,意愿虔诚深情,风骨硬朗,气韵蕴藉:
我最大的欢喜
是在作古的题刻里把唐宋
像箭一样纵横穿越
这箭是我的枯笔,我行走的江山
……
蓝向前一百米,我跟着移动一百米
仿佛我也变成蓝的一部分
仿佛我也蓝得像青花瓷,蓝过神话
蓝过传说,蓝过冥想
蓝过蓝的一万平方公里,蓝得你
像我头顶的梦
蓝啊蓝,蓝得我像
一种沉默是金的蓝,永不消逝的蓝
日日向着你,晴空般靠近
多少蓝,在今夜沉默
多少蓝,在今夜成河
任何赞美都是有原因的,至少体现了乌江及其文化对诗人的人生、情感的深度影响。
正是这种来自乌江及其文化的独特情感,成为子衿诗歌的底色。她以这种情感、底色作为参照,看世界,看人生,回望自己的经历,梳理自己的情绪,打量自己的人生。恰如她在《边城》中所写:
远山平静,渡口平静
倒影,水面为参照物
一座桥是另一座桥的影子
一座山是另一座山的写照
一座城是另一座城的生命
如果对这首诗作适当延伸,可以这样认为:乌江及其文化是诗人打量历史、现实、人生的“参照物”。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乌江”这个核心词,通过诗人的诗歌体验、人生态度,把子衿的诗串在一起了。
子衿对山水有着独特的爱好,《小南海》有一行诗泄露了这个秘密:“于我,行走就是快乐”。她的作品中有很多是抒写自然山水的,诗人行走四方,于高山、大海、河湖、绿树、沃野、乡村之间释放自己,由此获得人与自然的默契沟通。“我需要某种孤独,彻底的/填满小小的身体/在这广阔田野,像采茶一样/细细采集,人类与自然的/甜蜜馈赠/如此奇妙,如此伟大”(《我需要》),这种孤独是一种回味,一种远离,但更是一种亲近。《北碚》有这样的诗行:“去北碚吧,挽一山沉默的思念/以诗的名义,抚摸嘉陵江、北温泉/抚摸金刀峡、缙云山/抚摸巴山夜雨//我是你骨头里的一首诗啊/遗落在狮子峰的腰身/荡起秋池清浅//我是你遗落在人间的泪滴/血脉般注入焦渴的土地/等待所有的禾苗/呵绿山川,原野//我是你山中的一棵松/堂堂正正,与缙云寺默默相望/爱,把我们紧紧连贯”,在远离尘世的地方,诗人释放自己,各种美好的、苦恼的、迷茫的感受涌上心头,流于笔端,于是山水出来了,诗意出来了,泪滴出来了,堂堂正正的人生出来了,深藏心中的爱出来了……在中国传统诗歌中,山水抒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子衿认可这种传统,置身自然,沟通天地,与世界对话,人与物合一,身与心合一,抛开牵绊,回归本真,实现情感的舒展,精神的净化。
和一般人相比,子衿对生命的感悟可能更特别一些。病魔带给她无尽痛苦。在《凌晨三点半》《我宁愿把黑黑的长发剃光》《我要用水晶一样的文字去感谢》等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诗人的这种经历和情感。“我独自来到海上/漂泊,我的语言只有海鸥能听到/我的呐喊只有海水能嗅到/我的撕心裂肺只有海风眼睁睁看着/我使出浑身力气逃跑,拼命逃出孤岛/而,孤岛连着孤岛”(《我宁愿把黑黑的长发剃光》),诗人写的是置身医院,那种痛苦、茫然、无助的感觉触动人心。这是一种站在生死边缘的经历,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对生命的认识肯定有其独特之处,有些人沉沦、放弃,更有人学会了珍惜、创造。就诗歌文本而言,子衿应该属于后者。
因为这种经历,子衿对人生的感悟更独特。她的爱更深沉,更纯粹,包括对人世之爱,自然之爱,甚至是对整个世界的爱。子衿写自然,写历史,写文化,写父母,写故乡、写爱情,都是这种爱的体现。《当万物沉寂》说:“你可以闭上眼,或许/你能听到春天的回声/而这条连续的线//把春和秋结在一起/把亲和爱结在一起”,诗意是纯净的,心灵是敞亮的。《小山坡》写给爱人:
死后,请把我葬在
爱情开花的地方
青草为伴,故土相依
以留白为墓碑,以诗魂为陪葬
简单得没有任何记号
坟上,一棵红豆为我红妆
左手,是我的爱人
请把我的诗集一同埋进
我们的坟墓
上面,有我的楷体亲笔: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满山,金黄的野菊花
正如你的姓氏——金
风一吹,花朵轻轻摇曳
香遍我的小山坡
一方面抒写了诗人对爱人的依恋,肯定了爱情,另一方面也蕴含着诗人对生死的态度,坦然面对。《我像少女一样》则写出了一种纯粹的美好,以淡然之心、深爱之情面对世界:“我像少女一样,把耳朵/伸进森林的第一乐章/我在被暖阳拍打的甜蜜里/我比春风更快地进入春天/像花骨朵在枝头幸福打坐”。
也因为这种经历,子衿对精神世界有了更为纯粹的追寻,她坚持写诗、读诗,以善良的眼光看待世界。在子衿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阅读、对诗歌的特别爱好,《就这样》写道:“深夜,我信步走进书房/翻开一本书//封底,雪花纷纷扬扬//我将它靠近心脏/听它的声音”,书本带给诗人的是一种和谐,一种交融,一种提升。《那些年》是一组诗,也是自叙传,写的是诗人的人生阅历,有梦想,有失落,有煎熬,更有追寻。其中写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个体经历的感悟:“通常,我在古代读书/在宋朝行走/在现代生活/如果,你明白”,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对诗人的浸润,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感受不同时代的文化在诗人身上的交织、升华。她写了很多与诗歌有关的作品,《一名画家》《侧身意外到下一页》《听长江聊天》等作品和诗人张远伦及其作品有关,可以看出,她对张远伦的诗有着特别的喜爱。张远伦来自乌江边上的彭水,他的作品在题材等方面都容易让子衿产生共鸣。她还写过经常去读书、参加活动的书院等。在这些诗歌作品中,在广泛的阅读中,子衿或许找到了灵魂所寻觅的安静,所梦想的美好,也找到了生命的思考。从这种阅读中,我们也可以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她坚持诗歌创作的内在因由。
我不敢说子衿对诗歌历史、诗歌理论有多少研究,但她对自己的写作确实是很认真的。因为心有亮色,因为反复打磨,她的作品总体来说显得干净。我所谓的干净,主要是指她的作品很少枝蔓,往往直切内心,又点到为止,尽力保持诗的含蓄、内敛特征。《美好正降临头上》说:“我喜欢敞开思想/插上飞翔的翅膀,乘坐通感/或许,美好正降临头上”,思想、想象、通感,都是诗歌写作不可或缺的元素,诗人将这些元素融合在自己的创作中,从乌江出发,从内心出发,向着远方前行,向着梦想前行,向着生命的本真前行,与历史对话,与自然对话,与另一个自己对话,写出了向内的、向善的、向上的诗篇,虽然不一定完美,但都有诗歌的品质。
经历过人生艰难的人,尤其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更懂得思考人生的价值,更懂得珍惜可能的未来,更愿意卸下人生旅途上那些包袱与面具,更乐意追求单纯且有意味的人生。这是子衿的写作动力,也是她的艺术本色。在一定程度上,诗歌就是她的生命,更是她生命的延续。我期待子衿像她在《思索》一诗中所说:
哦,我不能把青春
延迟到黄昏
也不能把黄昏
提前到正午
我只能毅然拎着当下
拎着自己
向前
只有坚持,才是对生命和艺术的尊重;只有坚持,才能以艺术的方式记录完整而丰富的人生。
2022年4月8日,于重庆之北
(本文系蒋登科教授为子衿诗集《乌江集》撰写的序言,该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
编辑:罗雨欣
责编:陈泰湧
审核:王 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