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川渝人熟悉的成都站暂时“关停”进行扩能改造。
成都站作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起止站之一,1952年随着成渝铁路全线通车而正式投用,至今已运营70年,曾是成渝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从重庆和成都连点成线,到如今携手共建“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70岁的成都站见证了成渝第一条铁路通车,也看惯了成渝客货往来繁忙。改扩建之后的成都站将是什么模样?今天,上游新闻将带你走近成都站听光阴故事、看双城发展。
(相关资料图)
▲10月10日的成都站 张书舟 摄
曾在成都站工作十余年
过去站前广场通宵闹热
今年85岁的林正江是成渝地铁的建设者,也曾在成都站工作过十余年,从最初的成渝铁路修建到如今成渝高铁提速,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他见证了成渝铁路数十年的变化。
“几十年的感情了!我一直都没离开过铁路。”1951年,家住内江郭北镇的林正江响应号召,参与了成渝铁路内江段的建设工作,由此与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告别筑路工人的角色后,林正江先后考上内江四中、重庆铁路运输学校,1962年毕业后分到成都站,先后担任过铁路调度员、信号员、值班员。
▲资料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1952年7月1日,随着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成都站正式投入运营。建站初期,成都站站房面积992.78平方米,每日开行2对列车,日均发送旅客1700余人次。
“后来宝成铁路开通运营,成都到北京有直达车了,春节的时候车站那个人多哟,所有车次都满员,站前广场通宵都很闹热,做生意的、卖吃的……比现在闹热多啰!”林正江回忆,在铁路上工作基本都是从早忙到晚,“进川出川都是走成都站,人多得很、挤得很,座位都不好找!”
▲林正江
1973年,林正江回到家乡内江,在内江铁路机械学校当教员,直到退休。而面对不断增长的客运需求,成都站也先后历经4次较大规模“站改”,其中,1984年10月新建成的站房经2005年9月改造后使用至今。
过去坐一晚上火车到成都站
如今高铁一小时到成都东站
“以前在成都读书的时候,每次去都是坐火车到成都站,现在出差,几乎都是坐高铁到成都东站了。”今年31岁、从事建筑行业的张林,因工作关系,经常往返成渝两地之间。
与如今便捷的高铁出行不同,2008年时在成都读大学的张林,回重庆万州还得坐上一晚上的火车,“晚上10点从成都站出发,第二天早上快8点才到重庆万州站,放假赶上春运才是‘一票难求’,候车厅、站前广场都是人挤人。”
对于无数像张林一样的重庆旅客而言,成都站是他们曾经去成都的第一个落脚点,在“双城生活”不断便捷的今天,成都站也成为了记忆中的车站。
▲10月10日的成都站 张书舟 摄
成都站旅客发送量减少
迎来关停改造历史时刻
如今,成都的铁路枢纽,也已经扩展为成都东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等多个火车站。从数据来看,2010年,成都站全年累计发送旅客2672万人次,旅客发送量达到最高峰。2011年成都东站建成投用后,成都站旅客发送量逐渐减少。
成都站这个成渝曾经最热闹的地方之一,迎来了停止办理客运业务的历史时刻。2022年10月11日零时起,成都站暂时关停进行施工改造。封闭扩能改造期间,成都站的客运业务分流至成都西站、成都东站等站。
“成都站已完成这一阶段的历史使命,即将涅槃重生。”中国铁路成都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10月10日的成都站 张书舟 摄
成都站将引入成渝中线高铁
成渝两地时空距离不断缩小
2021年12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万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公里以上,形成重庆、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实现重庆、成都“双核”间1小时通达。
“成渝中线高铁”作为两地交通发展最具有标志性的项目,备受关注。成渝中线高铁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预留时速400公里,成渝中线高铁也为沿线的简阳、资阳、大足、铜梁、重庆科学城等地提升生产要素汇聚,提供强劲动力。
按照规划,扩能改造后的成都站,就将引入成渝中线高铁,站内将建设10个站台18条铁路线,站房分为3层,车站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为线上式高架候车特大型站。成都站升级改造后,将成为集城际高铁、市域快铁、地铁及城市公交一体的立体交叉零换乘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预计2026年全新亮相。
可以预见,成渝两地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小。
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 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晓
责编:罗永攀
审核:罗强
标签: 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