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爷爷,你也带孙子来耍了啊?”
【资料图】
“对头,这个公园才修好,用你们年轻人的话,我也过来打个卡。”
10月1日,国庆长假首日上午,位于两江新区礼嘉街道的嘉和社区城市体育公园已有不少人正在休闲游玩。这种下楼就有公园的生活,已经成为两江新区居民的日常。这不,国庆节期间,就有不少市民打算不出远门,把两江新区的一个个特色主题公园“挨到耍”,来一场“家门口的旅行”。
▲社区居民有了家门口的休闲“小客厅”
“口袋公园”把幸福生活兜住
周爷爷“打卡”的礼嘉街道嘉和社区体育公园是两江新区在国庆节前新投用的公园,也是送给附近居民的一份“节日礼物”。
周爷爷说,公园修建前,小区周边没有完善的健身场地,锻炼时只能随便找一个空地。如今,这座200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体育公园里,设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步道、儿童攀爬等多种健身场地,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设施完备、功能丰富、环境美好的文化体育场所。
▲嘉和社区体育公园全景
“现在我出门步行两三分钟就能到体育公园散步锻炼,很方便,娃儿也有耍事,我们对这个‘礼物’都很满意。”说起家门口的新变化,周爷爷满脸笑容。笑从何来?他说,是老百姓的幸福感更强了。社区城市体育公园的存在,不仅让居民在“小而美”中体会“微幸福”,同时也提升了社区的品质和容貌。
▲市民在九曲河湿地公园休闲游玩
不仅是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在国庆假期,两江新区的各个特色主题公园也“档期”满满。
上游新闻记者在两江新区部分公园实地打探发现,在礼嘉智慧公园、金海湾公园、金州公园等地,不少市民都选择趁着假期,带上家人置身于绿林花海之中,感受沁人心脾的秋日畅快。
▲小朋友们在金州公园尽情玩耍
“谁说假期一定要出远门才能放松身心,我觉得逛逛家门口的公园也是不错的选择。”在九曲河湿地公园,带着一家老小漫步于绿地中的邹女士感慨道。
▲金州公园一角
据了解,一直以来,两江新区依托“一半山水一半城”生态本底,以“百园之城”建设推动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目标落地落实,打造“青山入城、碧水窜绿、城在山中、家在林中”的生态新区新格局。
随着吉兴游园、金州游园、胡杨游园、行远游园、志愿者主题公园、嘉美公园等在今年陆续投用,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已建成公园131个,绿化覆盖率50.47%,“百园之城”名副其实,实现了“开窗见绿、推门见景”。
▲金海湾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一步一景“串联”出美好人生
“这个街道走起好舒服哦,随便拍张照片都自带滤镜的。”仅仅只是公园美景还远远不够,行走在秋天的两江新区道路上,黄色、红色、粉色、绿色洒满大街小巷,就像走进了一幅画,让不少外地游客发出感叹。
▲两江绿道建设让城市一步一景
“我是看到起家门口的道路一步一步变美的。”漫步在华侨城滨江休闲带上,家住附近的张女士看着前来打卡的游客,心里由衷的自豪。
▲市民在礼嘉山城步道跑步锻炼
张女士说,以前这里泥沙堆积、杂草丛生,既不美观还构成通行障碍。“两江绿道”行动实施后,这条道路摇身一变成为了绿意盎然的生态长廊。沿着步道蜿蜒而下,可以看到梯田观景台、观景长廊,原生态荷塘、嘉陵江畔,一半山水、一半湾徐徐映入眼帘。
“虽然不是公园,但感觉就像走在公园里一样巴适,希望这样的绿道越来越多。”张女士说,现在每天饭后到附近散步,已成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必修课”。
▲华侨城滨江休闲带成为生态长廊
在两江新区,像这样的既是道路也是景观的花样“绿道”,已建成投用300余公里,串联起社区到公园、交通站点、医院、学校、办公区等城市重要节点。
▲华侨城滨江休闲带一半山水一半湾
相比于一般山城步道,绿道根据地形因形就势,全程没有梯坎,都是平坦路面或缓坡路面,宽阔的大道上既可骑行,又可漫步,周边鸟语花香,兼具休闲与通勤功能。同时,还规划了休闲健身、时尚出行、驿站服务、智能互动、绿色生态、赏花观景六大系统功能,更好地服务居民生活。
▲礼嘉山城步道将美景串珠成链
如今,一条条绿道“串珠成链”、纵横绵延,已成为两江新区“大景区”“大花园”“大生活”等区域的“毛细血管”。
“细节之美”点缀城市风景线
城市之美,美在细节;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也在于城市管理工作的细枝末节。
“去年,我过马路走天桥还只能爬楼梯,今年就可以轻轻松松坐电梯了,方便多了。”家住金渝大道的王大伯说,这样的变化让他感觉很温暖。
从天桥上的遮雨棚、到公园里的小夜灯、再到街角处的饮水机……每一个细小的改变都贴近着群众的需求。
“以前我送小孩上学,要绕道金州大道,浪费时间又不方便。把这个情况反映后,很快就增开了交通线路,出门就是公交车站,旁边还新修了公共厕所,方便得很。”居民刘先生说,今年两江新区新增了1613线、831线、9602线三条公交线路,出行更方便了。
更重要的是,他提的建议被接受并得到落实,让人有一种受到重视的感觉,自己也成为了城市管理的参与者。
▲街边的直饮水为行人“解渴”
即使是不容易被注意的城市“灰空间”,两江新区也没有落下。
因山地地貌的特殊性,重庆的桥梁数量和密度远超其他城市。其中重要的交通节点——立交桥成为城市景观不能被忽视的存在。
以前,立交桥下存在大量“灰空间”,成为城市管理的“死角”和“顽疾”,严重影响城市品质。随着两江新区城市提升行动的实施,这些“灰空间”如今都变了样。
▲桥下“灰空间”变成城市新景观
在金开大道川剧院旁、古木峰立交桥下,原本单调的桥柱被涂上了川剧元素,之前杂乱无章的绿地空间也进行了重新梳理;赵家溪立交桥下,原本杂乱的灌木丛经过修理和加种,形成了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草坪花境;渝都大道等道路两旁,制作了花篮、花箱、花池,让景观效果更加多元。“艺术展”一般的景观使得以往冰冷的水泥柱、灰暗的混凝土墙面变得明亮而温馨,为南来北往的市民带来耳目一新的观赏效果。
▲桥下“灰空间”变成城市新景观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让市民生活在“公园”里,只是两江新区紧扣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目标,打造城市建设升级版、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攻坚提升行动的其中一部分。
从公园、水库、绿道再到老旧小区、市政道路、智慧城市,城市品质攻坚提升行动覆盖了城市的方方面面,力求更好地把城市融入自然、把自然引入城市。
城市有品质,群众才有获得感。两江新区将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城市样板,让市民生活得越来越“巴适”。
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供图
标签: 这么巴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