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资讯 >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超千万 医生:早诊早治很重要

2022-09-22 09:50:41   河南商报

近日,电影《妈妈》上映,讲述了85岁妈妈独自照顾65岁阿尔茨海默病女儿的故事。

在片中,奚美娟饰演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从表现与常人有异样,到病情不断加重,她渐渐出现幻觉、狂躁、失忆、失控、暴力倾向等异常情况……这些细节描写让人看得揪心,也让人恍然大悟——阿尔茨海默病,不是单纯只有记忆障碍。

最常见的误区:老年人忘点事情很正常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认知障碍/痴呆专业组博士王景涛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目前我国有超1000万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虽然近些年,大家对于这种病的认知有所提高,但还远远不够。“最常见的误区就是老年人忘点事情很正常。在门诊上,因为老年人忘事来就诊的很少,大都是患者出现了神经精神症状,比如易怒、情绪失控、幻觉、虚构事实、多疑等才被家人带着来看病。”

他表示,阿尔茨海默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和非认知性精神行为异常。

该疾病的发展分两个阶段:痴呆前阶段和痴呆阶段。痴呆前阶段,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轻度受损,学习和保存新知识的能力下降,其他认知域如注意力、执行能力、语言能力、视空间能力出现轻度受损,但未达到痴呆的程度,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能力。“这就是上述提到的,家人会忽视这个阶段的症状,认为老年人年纪大了,记不太清楚事情,偶尔忘事很正常。”

在痴呆阶段,可分为轻、中、重度三期。王景涛说,轻度主要表现是记忆障碍,最典型的就是越近的事情越记不住。中度,除记忆障碍继续加重(出现丢三落四、烧开水忘记关火等)外,工作、学习新知识和社会接触能力减退,特别是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出现明显的衰退等。比如,逐渐不会用家里的电器了,叫不出来亲戚朋友的名字,同时容易出现易怒、暴躁、幻觉、多疑、捡破烂等精神行为异常。重度,此期的患者除上述各项症状逐渐加重外,还有情感淡漠,哭笑无常,言语能力丧失,不能完成日常简单的生活事项,如穿衣、进食,终日无语而卧床,与外界逐渐丧失接触能力。

“如果家里的老人出现上述症状,应首先排查是不是患了阿尔茨海默病,而不是盲目地以为是精神分裂,去精神科就诊。”王景涛提醒说。

早诊早治尤为重要

说起现如今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难点,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帅坦言,难点不仅在于预防,也在于治疗,特别是目前尚未有确切的办法能够预防和治愈,“阿尔茨海默病多见于老年人,与人体衰老有一定关系,但它一定是超出正常限度的‘老化’。”

不过,这并非意味着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就完全没有办法。有研究表明,控制饮酒抽烟、控制好血压血糖、适当锻炼、多参加社交活动,可能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有一定减缓作用。

“不少人觉得老年人脑子糊涂是自然现象,但实际上,60岁以上人群痴呆发生率达到5%左右。”陈帅称,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高,而识别率、就诊率很低,导致关口后移,许多病人到院就诊时,病情已十分严重,特别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已成为一个很严峻的社会问题。

患病人数的增加,让早诊早治变得尤为重要,而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质量,则大大决定病人的存活时间。陈帅表示,痴呆护理十分辛苦,尤其是晚期卧床的病人,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病人的存活时间,“护理上要有一种陪伴和尊重的心态,尽量顺着他们来,以免引起病人惊恐和抵抗。”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王景涛也在此呼吁:人人都应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并善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们不是瞎闹腾,他们只是生病了;他们其实也很痛苦,怕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怕给家人带来负担。”(记者 熊卓甜 王苗苗)

标签: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超千万 早诊早治很重要 老年人忘点事情很正常 患病人数的增加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