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如果你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有人用金钱“收买”你的个人信息,你会答应吗?近日,沙坪坝区公安分局成功破获一起以“伪造证明骗取政府就业补贴”诈骗案,抓获嫌疑人3人,涉案金额共计47万余元。
今年7月下旬,沙坪坝区公安分局接到群众匿名报警,称某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有骗取国家就业补贴的违法行为。接到报案后,沙区警方高度重视,办案民警通过缜密细致的分析研判,多方调查取证,最终锁定了肖某、赵某、彭某3名嫌疑人身份。8月24日,随着最后一名嫌疑人投案自首,在大量证据面前,3名嫌疑人对结伙骗取“就业补贴”的作案事实供认不讳。
后经审问,据犯罪嫌疑人彭某交代,2015年至2018年自己曾就读于某职业学院,在校期间一直担任班长。2017年底,其辅导员赵某伙同某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肖某对其进行诱导,让彭某收集同学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利用同学的个人身份信息伪造相关证明骗取国家就业补贴,可以从中获取200元一人的好处费。
据了解,依据国家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出台的补贴性政策,具有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资质的单位可以安排应届毕业生就业见习,在按规定向毕业生发放工资、购买保险后,可向相关部门申报每位毕业生每月一定数额的工资补贴和商业保险补贴。
经不住两人的百般劝说和利益的诱惑,彭某开始在班里收集资料,收集好资料后,该人力资源公司通过真实的大学生资料以及学生自己办理的银行卡,伪造就业协议和工资流水,虚构大学生在该公司见习的事实,骗取国家补贴。
从2018年开始,该公司法人代表肖某伙同赵某、彭某通过违规收集80余份在校大学生的学生资料,签订虚假就业见习协议的方式,骗取国家对应届大学生就业见习补贴款6000余元/人。骗取的补贴到账后,赵某、肖某将其中的1000元打到学生本人账户中,200元作为彭某的报酬,剩下的则由二人分赃。据统计,三人共计骗取国家补贴47万余元。
到案后,肖某主动退还了自己手上的全部赃款24万1千元。目前,犯罪嫌疑人肖某、赵某、彭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应届毕业生是一种身份资源,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家给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慎重对待自己的应届毕业生身份,重视隐私信息,不因贪图小利而滥用此身份。发现个人毕业信息有被违法使用可能的,应及时向学校和有关部门反映,千万莫让自己高校毕业生身份成为犯罪分子的敛财工具。
上游新闻记者 钱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