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西镇咱地村三组大乌科,有70多名群众被困,有人员伤亡,村里屋后山体还在不时垮塌。9月6日凌晨,上游新闻记者在安置点,咱地村包村干部金尚俊向上游新闻说起了村里的情况。70多人告急!!!怎么办?
(资料图)
原来,在地震发生后,咱地村副主任陈勇冒着滚石坠落的危险,徒步2个小时,到镇上指挥部报告,村里被困的有70多人,但是唯一出村的8公里道路,被落石严重破坏,救援车辆和机械根本无法进入。图为被困村民徒步走出滚石地带。
前方指挥部指示,一定要安全转移被困群众!
天刚蒙蒙亮,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到了武警四川省总队机动第二支队身上。
早上7点,50名武警官兵闻令而动,咱地村副主任陈勇和4名村民做向导,捆上救援绳索,背上方便面,带领武警官兵们开始了急行军。
刚一走进峡谷,上游新闻记者就感受到了村民们的担忧:进村的道路就在一条小溪上方的半山腰,峡谷里四面环山,四周的道路皆已中断,路中间是大大小小的石块。
一侧是塌方的悬崖,一侧的山坡上是残垣断壁,到处都是裂缝,是不是还会滚下石块……
“所有人员听口令,三人一组,快速通过,负责好瞭望,注意滚石。”
所有人都进入到战斗状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极速前进。
救援人员穿行在救援路上。刚刚徒步半个小时,就遇见一名往外赶的村民。“里面的情况严重得很。”冒险赶出来的村民叫宋华强,一脸的疲惫。“里面被困的人远不止70人,而是200多人。”
原来,地震前,村里就有一户人家在办白事,来的亲戚、朋友很多。而宋华强冒险出来,是因为他的老人在地震中去世,村里没有准备寿衣,他是要到镇上置办寿衣。70人变200多人,救援压力瞬间增加了不少。
就在此时,另外一支队伍站了出来:成都市众志非凡救援队。他们的职责,原本是护送进去的救援队伍。
经和指挥部协调,两支队伍合二为一,一同挺进咱地村。8点半左右,队伍继续前行,在一处相对安全的地方,遇到了一部分自发转移出来的群众。
见到橙色的队伍,村民顿时热泪盈眶。
两名村组干部和一名党员,带领年轻一点的村民,带着部分群众,冒着随时都有滚石落下的危险,勇敢地撤离出来。
队伍里有老人,救援队员立即上前帮扶。
还有襁褓中的婴儿,一个大小伙子生涩的将包着婴儿的背带绑在自己背上,另一个队员立即上前护住孩子的小脑瓜子。
甘孜州海螺沟管理局的宋柳就是护送这一群人出来的党员。宋柳从小在咱地村长大,如今已经不在村里生活了,这次是回村办事,没想到遇到了地震,就主动和留在村里的党员干部们组织自救。“现在村里,剩下的就是几名村干部和9名行动不便的老人了。”宋柳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村干部们主动要求留到最后。
自制担架 抬出最后一名被困群众。
9点左右,队伍行进到到离村子大约2公里的地方,陈勇和救援队伍拦下了上游新闻记者。
原因是,前方道路下方地基已经完全垮塌,呈悬空状态,山体滑坡严重,随时有继续垮塌的可能,道路一侧的半山腰更加险峻。前方还要经过一座吊桥。“太危险了,我们进去救援就是了。”
上游新闻记者只能通过手机镜头记录下这一群橙色身影冒险进村的背影。
半个小时后,救援队员背着一位老太太,穿过吊桥,穿过落石区,大家松了一口气。
救援人员自制担架营救伤员。
紧接着又是一名老人到达安全区。
9点50分,咱地村最后三名被困群众被成功转移救出,其中有一名78岁的童洪清老人因为年老无法行走,救援人员用担架将其抬出。
“所有人都转移出来了!”走在队伍最后的陈勇,激动地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谢谢武警官兵,谢谢非凡救援。”
上游新闻记者 彭光瑞 罗永攀 冉文 摄影报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