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资讯 >

全球微资讯!推荐|冯茜:火焰的女儿

2022-08-28 07:42:29   上游新闻

冯茜,重庆市人,重庆作家协会会员。现从事金融相关工作。作品散见于《诗刊》《作家》《红岩》《星星》《边疆文艺》《青年作家》《散文诗》等刊。出版文集《弄花香满衣》、散文集《掬水月在手》。


(相关资料图)

我们在课本里搬运一只驴

有一片山河,有大河的窄门

被叫做虎口

我有虎的柔骨

和虎的缱绻

大河在我的血脉里蜿蜒了上千年

才流向柳宗元

我在你的山河里待了三天

你便是汉语里

入黔的

那只驴

驯服的老虎和野性的驴互换身份

声音低迷

分不出是虎的还是驴的

辞别唐代的那一叶扁舟

泊在江面

泪如流星,却滑入迷境

你的山河尽失,全在我的酒杯里荡漾

长江向东,长江朝西

长江一直在向东方走

我是那位泥菩萨,也在向东方走

遇到大水,我就用汉语护身

“你是碎银,但是反向走

向洁净里走,向纯蓝里走

会被天穹宣布为星辰。”

所以长江其实一直是在向西方走

我们在整块流域的版图上

移动

只有你知道我的奔驰

快如闪念

那一日,你芦苇一般站在我灵魂的左岸

夜幕降临,大河却悬在半空

有虹,落在永恒

天空中有虹?不

是大地上有虹

我能找出制造虹影的河流的源头

但我不敢深入,怕破坏

那里的神圣

这是不可预谋的美

只在意外中出现

我的前半生,常常距离虹升起的地方

只有几百米,可是啊

我的后半生一直

在走向虹落下去的地方

它好远,在南山的阴面

我用星光探路,用闪电照明

趔趄着来了

亲爱的人啊,你一直住在

虹的弧顶上,我愿意

在布满小雨的晨光中

和你把“永恒”对讲

题照

古镇在唐,我在宋

后街,在下半阙的语感里舒缓行走

而词牌名和自我,落座,镶嵌,在迷离的小巷里

三级石梯,开始变得温润

木质。石质。阳光质

丝绸质。蓝烟质。玉体质

谁是那粒在轻音乐间奏里插队的音符

穿过我幻觉里的文学史

带着势,和韵

走进无尽,然后从无尽里转身

像是翻转了星河,你坐在洁净的石头上

全身光芒,如爱倾巢

火焰的女儿

我见过火焰的女儿,在孤寂里沉睡

成为一面墙,空隙镂空,宛如火苗刚刚穿过

盐如黄沙。而不是白雪。你懂得

它们滚烫的体温,和咸涩的疑问

悬崖上的泼溅之水,来见你

水火不容……水火相融……巨大的燃烧和蒸腾

才配拥有结晶。成为析出和沉淀

而后你将通红的身骨,降温成为黧黑

垒起来,凝结起来,包围了一片天空

一层一层,一面一面

像是新火,慰问着旧火

像是民国,掩盖了清

整个世纪,我的全身通透,你能一眼看穿

整天,我噗嗤声声,像一直在淬火

素描的黑山羊

素描的黑山羊,静极,在清澈的眼里

变成简笔的黑山羊

我把羊字拆开,用它的六个笔画

就能勾勒出这出世之美的黑山羊

它嘴唇微动,我却

看不见悬崖何在

我们的目光喂着它,用一首旧年诗歌

营养它

一个羊倌,躺在离开人间的卡子,躺在我的咽喉

进入四合院

天井里的天,还在午睡

四合院里的四合,尚未抵达暮色

两个陌生人,看上去像是一个人

步履一致轻盈,面孔的笑意来自相同的光源

你走进意外里

便是走进我的预谋里

老人从明朝走来,仿佛没有看见我们

招呼声像是自言自语

后院上锁,几根朽坏的木柱

挑起一片更大的天

屋瓦像流星一样消失了,我的内心

没有碎片,只有完整的爱

大岭,野百合

少年人,你坐在悬崖的凸石上

尝试接近那株石窝里的野百合

花开太过素净,你喜欢用手

刨开泥土,取出它的鳞茎

一片一片掰开,撒下

像拆卸着雄鹰的羽毛

飘散在悬崖之外

这些虚掷一生的美,配得上更高更大的空荡

夜游新城

我想一直这样走下去,把这座新城

走成古镇

脸上的酒窝升起两弯小小弦月

摸一摸,有点黏附感的

是古代的那个我

你看,我在这里,用尘埃的形式沦陷

是不是很有微末感

你再看,我一直在街面上走,慢悠悠

心无旁骛

把凹凸走成了平面

把你从五百里外,走到了身边

走进你的序言

你的序言里,适合一个透明的词语小憩

中午,光线像被面上的纤维

指了指那些石头,砌成的自然段

那些羊肠路,写就的过渡语

还指了指远处的柏树林,说

那是你的本体,现在,喻体全在我这里

一到五岁,你是住在石头里的冰粒

六岁十三岁,你是住在木头里的小火

我一定见过你的忧伤,见过

你所有语言开始的地方

有一篇空地,是你的,也是我的

红腹锦鸡的羽毛笔,还在那里写啊写

本组诗被选编刊发于《诗刊》2022年8月下半月刊

张远伦点评:

冯茜写的诗并不多,但气象不凡。诗人擅于从整体性构思开始,写入局部,往往胸有山河,谋篇布局如同多兵种排兵布阵,有着较为典型的理工科思维。但是诗人不仅于此,也非常重视点上的镂刻,使诗歌具有宽度和深度。诗人的语言非常扎实,显示了一个有着散文写作训练的诗人深厚的功底,而这恰好是许多诗人所缺乏的,为此,诗人的语言逻辑性强,节奏感强,跌宕起伏之间顺畅流动,一气呵成而又开枝散叶。冯茜的诗歌大多能避免矫揉造作的女性特征,开合有度,不拘泥于小情绪,而具有较大格局。

从这组诗歌看,诗人尝试更进一步,更加注重细部的呈现和点上的掘进,从而写向纵深。诗人非常重视角度的切入,大多找到了借力的点。以前诗人的诗作宽度足够,而迂回深入不够,而这组诗显然有了进阶。和以前一样,诗人语言依旧灵气逼人,时常有修辞上的惊喜,所不同的是,语言更加从容,不刻意用力,常常用巧劲,而获得力度。诗歌终究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好的诗歌,才是“好诗歌”。

这组诗,诗人非常重视营造意境,诗意在语言的流动中自然氤氲和笼罩,无论是河流还是山野,无论是新城还是古镇,无论是彩虹还是火焰,诗人都能在简练的描述中快速生成一种氛围,诗人的感性在其中荡漾和穿行,从而获得意味悠长,连绵不绝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诗歌由于非常注重精神性,注重意绪的流动,注重语言修辞的支撑,会是一种冒险的写作。诗人若不能把精神性和事实性相融汇的度拿捏好,便有可能显得虚空,底座不稳,后坐力不足,也就是说,需要更加及物,言之有物,有更多真切可感的形象、事实和细节,来支撑,从而使得诗歌能通达读者,建立起更多的共情关系。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