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资讯 >

【世界时快讯】名校老师谈“升学衔接”:作用不大,孩子短期领先大概率会被反超

2022-08-09 21:49:02   上游新闻

2022年暑期是“双减”后的第二个暑期,据媒体报道,浙江、河南等多个省市开展了打击包括“衔接班”、“过渡班”等校外辅导的相关行动。近期,重庆一重点中学的班主任在朋友圈发文,认为从学习效果上也不应当轻易让孩子参加“衔接班”,若处理不当,此举甚至会让孩子在面临学习困难时处于一种被动心态,长期来看弊大于利。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发文的老师,请他聊一聊“升学衔接”的弊端。

名校老师发文:


(相关资料图)

“升学衔接”或弊大于利

记者了解到,发文的是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语文老师熊健,熊老师有27年教龄,曾担任过3届高中毕业班班主任,5届高中语文科任老师,有着丰富的中学教学经验。

熊健老师介绍说,相关文章是8月9日上午发在朋友圈中的,主要是想阐述一下自己多年带学生发现并总结归纳的一些观点。他在文章中表示,自己绝不轻易让孩子参加衔接班,在孩子本身的学习问题并未解决的情况下,家长希望以此大幅提升孩子的成绩,并不是好的途径。

熊健在文章中还从孩子通过所谓的补习、衔接是否能真正获益,是否能有持久的学习兴趣,是否表里如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升学衔接以及暑期补课等往往是家长的焦虑所致,这种焦虑甚至会传递给孩子,在没有解决孩子学习习惯、心态与方法的前提下,对孩子并没有益处。

上游新闻记者随后联系到熊健老师,就此请他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快人一步”并非良策

短期领先大概率被反超

“升学衔接班”可以让孩子提前掌握知识,似乎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时可以“快人一步”,这样是否真能提高学习成绩呢?熊健认为并不是这样。

他表示,一般提前学了知识点的学生会在短期内有一定的优势,但如果孩子仅是通过暑假短期“突击”学习的知识点,很可能并没有真正地融会贯通,且很可能并不是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从现象上看,之后被反超的概率很大。

并且,孩子从起初的领先到被人反超,心理上会有较大的落差,这将进一步影响孩子学习的心态和自信心,导致成绩下滑。

在如今考试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教育越来越看重深度的学习,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更加会凸显出短期填鸭式学习知识的不足之处。以他的经验来看,即使某次考试两位学生成绩同为120分,但背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能完全不同,就好比通过快速培育的番茄,表面上看和其他番茄一样,但吃起来味道却是不同的。

熊健还表示,学生在暑期的所谓的“升学衔接”,很多时候源于家长的焦虑,原因例如学生的成绩不够理想,或是未能达到家长的预期,家长没有太多的办法,往往就会选择让孩子参与升学衔接等校外学习,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意味。殊不知这也可能让自己的焦虑传染给孩子,让孩子也处于焦虑状态,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他们以后遇到困难是否还能保持积极主动心态去面对,去解决?这比一时成绩或分数的提升更为重要。

提高成绩正确做法:

解决心态、习惯和思维方法

熊健表示,在自己27年的教龄中,成绩拔尖的学生几乎没有依靠“衔接”或“补课”来获得好成绩的案例,甚至有很多参加校外培训越“补”成绩越差的案例。那么,既然“升学衔接”甚至“低分恶补”效果并不好,应该怎样去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他认为,最根本的是要了解孩子成绩不佳的原因,总的来说有学习习惯、学习心态和思维方法三方面的问题。如果前两个问题没有解决,那么补课势必会有反效果。如果前面两点没有问题,只是思维方法存在不足,那么可以让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帮助和改良。此外,学习就像跑马拉松,也应当让孩子接受目前的水平和位置,并认可、承认别人的优点、成绩、长处,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稳步前进。

“学习肯定是一个煎熬的过程,但从中一旦有所收获,带来的就是快乐和激情。”熊健举例说,他自己的孩子也是高中生,曾有转校的经历,转校后外语成绩和同学相比有差距,总成绩在班上也只能排在30多名。他采取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不要过多考虑别人走得有多快,成绩有多好,只需要在自己的基础上稳步学习。孩子每天放学之后,额外花30分钟对全天的外语课程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在没有上过任何补习、加强班的前提下,孩子外语成绩稳步提升,中考成绩排进了班里的前三位。孩子成绩提升的过程,依靠的都是自发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有家长会觉得,我们老师的孩子可以自己教,所以才说不用补课,其实并不是这样。”熊健说,曾经他带过一个学生,父亲是知名的物理专家,但孩子的物理成绩却一直处在中等偏下。他发现最关键的问题,恰恰出在专家父亲会给孩子补习上,这导致孩子始终有依赖心理,觉得上课不听课回去爸爸也能教。在和孩子父亲沟通后,对方再也不给孩子传授课堂上的物理知识,孩子的成绩却反而提升了。

熊健表示,任何一个家长不可能对所有学科都精通,对孩子来说,家长的水平也并不是重要因素。家长们需要做的是给孩子一个好的心态和习惯,就相当于给了一片好土壤,自然会绿树成荫。

上游新闻记者 彭光瑞 实习生 曹鸿森 受访者供图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