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要追求更好才好吗,一切的工作和生活标准都要按照最高标准执行才好吗,一切事情都要尽全力才对吗?
【资料图】
未必,事实证明,在很多事情上,差不多就行,往往才是真正的王道。
一个熟人,也是对生活品质要求很高的人,尤其是体现在饮食上。油只用国外进口的橄榄油,吃肉只吃牛肉,也是要进口的,每顿荤素搭配,基本没盐没油没调料,更不用说火锅炸串了,她从来不吃。
她也是个狠人,坚持了很久。这样的生活,看起来是健康了,可时间一长,整个人痩得都脱相了,后来经常生病,抵抗力也下降了,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医生告诉她,该吃吃、该喝喝,不要太精细,也不要太刻意,火锅串串江湖菜,还是要吃的,米饭宵夜肯德基也是可以吃的。先把体重补回来。
就这样,她按照医生说的去做,一个多月,体重就重了十多斤,而且整个人看起来正常了,也有了气色。
差不多就行,这是后来她对吃饭、对饮食的态度。不要刻意,不要追求刻意,尤其是在外面,遇到什么就吃什么,即便是垃圾食品,少吃一点也没什么。
差不多就行,看起来是一种生活态度,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当然要追求更健康、更向上、更加可持续性的生活,在生活中加入很多标准,建立起对自己的要求,只有这样,人才能在负熵中保持进步。
这些年,专注、持续、偏执、自我要求、完美主义等词语不断在各种场合、书本和演说中出现,好像在任何事情上都只有保持专注、持续、偏执、严格自我要求、做一个完美主义者,才能取得成功,才能干成一点事情。
而“差不多就行”往往是受到鄙视,起码也是不宣扬、不鼓励、不认可的。因为这代表低标准、代表一种懒散、代表一种消极态度。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从客观上讲,我们要冷静而理性看待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事情上,即便你全力以赴,也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当然,这不能成为我们不努力的理由。但是,反过来讲,如果事事都用力,是不是耗损会太大?是不是不符合收益原则?
从主观上讲,人本质上都是趋利避害的,生活老是在持续的、长期的高标准下运行,是不符合人性的,硬是强行这么做,会不会得不偿失,或者反受其累,甚至损坏自己。
所以,“差不多就行”从某些程度上恰恰是一种科学认知,也是一种务实态度。
生活就是这个样子,过得去就行,差不多就得了。(王宇)
标签: 差不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