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预防疾病,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陆续接种各种各样的疫苗,比如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流脑疫苗、麻腮风疫苗、手足口疫苗、水痘疫苗、HPV疫苗以及这几年接种的新冠疫苗等等。
有的疫苗接种后,会留下疤痕有的却不会;有的人手臂上有“疫苗印”,有的人却没有。
这其中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来聊一聊“疫苗印”的事。
“疫苗印”是怎么来的?
疫苗有很多种:
1
活疫苗:就是用活病毒或细菌制成的疫苗,如最早的天花疫苗,由于这类疫苗相当于感染一次,反应较大,现在已基本没有这一类了;
2
减毒的活疫苗:顾名思义就是用毒性减弱的活病原体或非常相似的低毒性病原体,预防结核的卡介苗就属于减毒活疫苗;
3
灭活疫苗:就是使用完整的、被杀死(灭活)或经过修饰的病原体,使它无法繁殖从而不会引发疾病,如我们国家使用的国药灭活新冠疫苗。
4
重组蛋白疫苗:不是完整病毒,取病毒的一个或几个重要部分组成,如HPV疫苗。
5
此外,还有核酸疫苗、多糖疫苗等等。
活病毒/减毒活病毒的免疫原性一般比其他类型的疫苗强,接种后,人体的免疫反应也较强,就有可能在注射部位留下“疫苗印”。
如卡介苗,接种后3周左右,会出现炎症反应,接种疫苗的地方红肿,中间软化形成小脓包,之后脓疱破溃,脓液排除后1-2周之后开始结痂,最后痂皮脱落形成圆形的疤痕,也叫“卡疤”。
接种什么样的疫苗会留下印?
尽管疫苗种类繁多,但是目前会留下“疫苗印”的仅有两种:天花疫苗(也叫牛痘疫苗)和卡介苗。
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已经根除了天花病毒,我国是在1981年3月取消在全国范围内接种牛痘。
因此大多数80后、90后、00后都没有接种过牛痘疫苗,胳膊上通常只有一个卡介苗留下的“疫苗印”,而80年以前出生的人,胳膊上可能有两个疤痕。
不是每个接种过上述两种疫苗的人就一定会有“疫苗印”,结疤的情况根据个人体质也有例外,比如有些新生儿接种后本身免疫反应没有那么大,结疤就可能不明显,且随着年龄增长疤痕也会慢慢淡化,最后基本上看不到。
为什么疫苗要打在胳膊上?
接种疫苗的方式,大多数是肌肉注射,也就是打在胳膊上的。除此之外,也有口服的,例如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糖丸”疫苗;还有打在皮下的麻疹疫苗等。
胳膊成为疫苗接种最常见的部位,与下面几方面因素有关:
1、疫苗的根本目的是要激起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记住这个病原体,好在下次遇见的时候迅速做出反应将其消灭。
人体的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关键部分,疫苗接种在靠近淋巴结的位置,更有利于激活免疫反应,许多疫苗都打在手臂的三角肌处,因为三角肌和腋下的淋巴结距离很近。
如果疫苗是打在大腿上,距离腹股沟淋巴结聚集处也不远。
2、 肌肉注射可以让疫苗反应停留在局部,若是打在脂肪组织上,红肿等反应可能更严重。
肌肉的大小也影响注射位置的选择,三岁以下儿童胳膊肌肉组织较小,因此打肌肉注射的疫苗时通常在靠进腹股沟淋巴结的大腿上。
3、从便利的角度来说,打在胳膊上也是最方便操作的和最容易接受的。
接种疫苗要注意什么?
如果患有结核病、肾炎、心脏病、免疫缺陷等, 应该暂缓疫苗接种,向医生咨询是否符合接种条件,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补种。
小儿口服脊灰疫苗后半小时内不要吃温、热的食物或饮品。
在接种疫苗前一天要注意休息,尽量不熬夜、不饮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