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的日子。
22日早上8点30分,在西南大学袁隆平雕像两侧,摆放着三排水稻植株,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300余名师生敬献鲜花,缅怀学长。
活动现场,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负责人何光华教授,介绍了近年来研究所关于水稻分子改良与品种选育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据悉,水稻团队通过分子育种技术、杂交技术等,培育出了优质、高产、多抗杂交品种,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23项,选育新品种30个,特别是水稻新品种富优1号,通过了重庆、海南和广西省级审定,通过了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和武陵山区国家级审定,是重庆市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水稻品种。
何光华教授表示,研究团队将赓续袁老遗志,在水稻研究领域深耕,力争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在袁隆平雕像前,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学专业学生代表朗诵了自己创作的作品《汇报隆平学长》。从大一学生立志做一颗扎根农业的种子,到博士研究生潜心科研7年获得成果。
2020级学生刘禹含在大二学年,进入了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学习,参与水稻育种研究,在这里,她潜心学习,认真实验,看着一个又一个纸面上的实验方案落入培养箱,滴入试管里,内心尤为自豪。“或许有些想法还略显稚嫩,或许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去解决,但我知道,我正在探索科学的奥秘,我正沿着您走过的道路,在实现理想的大道上稳步前行!”
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严莹霞进入一家农业公司工作,负责农作物选种、种植及田间管理,她将站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为我国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博士研究生常玮是一名进入农学领域7年的学生,7年来,他厚植三农情怀,投身农业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农学领域高质量学术论文,并获得互联网+大赛及挑战杯竞赛两项重庆市金奖。
各个年级的学生代表向袁隆平院士汇报了自己的成长情况。同学们齐声诵到:愿成为田间孜孜耕耘着的点点星光,躬耕实践,笃定前行,以青春的姿态,将一生奉献在新时代的田野上。
上游新闻记者 钱也 摄影 刘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