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见字如面,家书万金,盼儿凯旋!”
5月13日,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创排的抗美援朝题材大型音乐剧《成都家书》在重庆市国泰艺术中心连演两场,该剧全程以川渝方言演出并加入了本土曲艺元素,讲述四川男儿在异国他乡英勇战斗期间,通过一封封“家书”传递亲情、弘扬家国情怀的动人故事,让重庆观众既熟悉又感动。
艰苦卓绝的上甘岭战斗中,从四川出发的十五军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云等川渝籍战斗英雄,根据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的统计,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川渝籍烈士占到了志愿军英烈总数的六分之一。
上游新闻记者获悉,《成都家书》就是四川省曲艺研究院以十五军入朝作战为历史背景创作,以通讯员邓北风为线索人物,聚焦一支负责运输的“扁担队”,将志愿军与“家书”的故事通过艺术手法呈现在舞台上,通过传统艺术讲述这段悲壮的历史。
《成都家书》由知名编剧董玉方执笔,北京人艺导演杨佳音执导,作曲家顾磊负责音乐,四川曲艺研究院毛军豪任副导演,从提出创作构想到搬上舞台,历时近两年,剧组先后组织了采风活动、数次内部研讨会和数十次剧本修改。
在采风期间,一名抗美援朝老战士曾对主创团队说:“不要叫我英雄,英雄们都没有回来。”这一句话不仅奠定了剧目的创作基调,更出现在了全剧最后一幕,让不少观众热泪盈眶。
2021年7月《成都家书》在成都首演后在四川巡演10余场,反响强烈,获2021年度四川省重大文艺扶持项目、四川艺术基金重点项目立项资助项目。
四川省曲艺研究院院长沈军表示,《成都家书》也是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对“曲艺音乐剧”这一综合性舞台艺术的再次探索,“剧中虽然没有单独出现某曲艺曲种的表演桥段,但几乎所有音乐都是以扬琴、清音等极具四川曲艺特色的艺术门类为旋律动机进行创作发挥”。
《成都家书》在故事性上也力求挖掘人物在生活中的真实心态,剧中,有年轻战士因枪法较劲的情节,“叮叮猫望到红樱桃——眼睛都瞪绿了”等幽默谐趣的川渝方言,也让重庆观众会心一笑。在舞美上,可以多层次、360度旋转的舞台切换以及光影、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实现了多维度的叙事场景转换,跨越朝鲜与成都两地的时空阻隔,实现了角色间的面对面对话,让观众眼前一亮。
“写信的人一字一句热泪滚滚,收信的人早已变成天上的魂。”贯穿整剧的一封封家书,有的是在崇山峻岭间写下的情书,有的是在生死战场上写下的血书,有的是母亲寄来的叮嘱,有的是少女写给前线未婚夫的约定……字字句句引得不少观众潸然泪下,也点出了该剧的主题。
“我几乎是从头哭到尾,真的超出我的预期,舞美大气,人物生动,让人笑中带泪,又热血沸腾,我特别喜欢那句‘人为啥子出远门,因为远山埋忠魂’。”观众何女士告诉记者。
沈军表示,《成都家书》升级改版后的首次出川演出就来到重庆,在成渝融合的大背景下,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川渝本就是一家,很多重庆观众都向我们表达了对这部剧的喜爱,也让我们非常感动”。
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