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重庆援吉林医疗队进驻长春市双阳奢岭方舱医院工作已近半月,在这半个月里,队员们不仅要负责医疗救助、物资保障和病区管理,同时,也变成了一个个从细微处察觉患者特殊需求,并且总是能帮忙解决问题的“机器猫”。
他们帮助母子团聚 夫妻团圆
几天前的凌晨1点,一位满面愁容的中年大叔找到正在值班的护士董磊,神情焦虑。
大叔姓刘,几天前住进了奢岭方舱医院,他的母亲因感染新冠肺炎在其他定点医院接受治疗。老太太已经80多岁了,基础疾病较多,刘大叔迫切希望能转到那边的医院方便照顾年迈的母亲。
了解到刘大叔的情况,董磊和同事们开始帮忙协调。凌晨2点半,刘大叔终于如愿坐上了转院的车辆,将和母亲团聚。
方舱医院里的患者小张,也在队员们的帮助下最终如愿和妻子团聚。小张妻子怀孕7个多月了,入住奢岭方舱医院后,小张得到了妻子确诊的消息,“她被转到了另一个方舱医院,我妻子身体本来就不好,再加上怀孕,我不放心她一个人,让我过去照顾她吧!”经过医疗队反复和当地指挥部沟通、协调,小张也终于转入了妻子所在的方舱医院。
有困难他们都一一帮忙解决
▲重庆援吉林医疗队队员傅治霞帮助小患者打印学习资料。
方舱里还有不少还在上学的孩子。医疗队队员傅治霞值班时,一对母子拘谨地来到办公桌前:“姑娘,我们可以用电脑打印一下东西吗?”原来小朋友上网课,需要打印课程资料。
傅治霞将小朋友近一周需要的资料全部打印出来,母子俩连连对医护人员道谢。傅治霞回应到:“不用客气,只要大家需要帮助,我们都会尽力去解决。”
▲重庆援吉林医疗队队员通过手势、书写的方式和听障患者进行沟通。
重庆援吉林医疗队队员唐凤婕和同事深夜查房时,一位不停咳嗽的患者引起了她们的注意。这位患者情况比较特殊——她有听力障碍,所有队员都身穿防护服、头戴面屏,交流显得异常困难。
为了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队员们通过肢体比划、在黑板上写字等方式和她进行交流,为患者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及时解决了患者的咳嗽症状。
平时,大家都非常注意和她的沟通交流,队员们通过手势、写字等交流方式,帮助患者及时就医,并解决了其物资上的需求。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