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打鼾)很常见,大多数人都没当回事。打呼噜的危害却不小,可能让枕边人不胜其扰,更可能危害健康。
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打呼噜。为什么会打呼噜?打呼噜都是OSA吗?有什么危害?打呼噜的人为什么往往更爱睡觉?胖的人更容易打呼噜吗?……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走访了宁波多家医院的睡眠专家。
4%的成年人被这病困扰
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3至4倍
“睡不好,也是一种疾病。”宁波市第一医院睡眠中心的童茂清博士是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他说国际上将睡眠疾病分为90多种,在影响身体健康的睡眠呼吸疾病中,最高发的就是OSA。
OSA指由睡眠时上气道狭窄或闭塞导致呼吸暂停,主要表现有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症状。原因有:颌面发育问题,肥胖,激素分泌问题等。在儿童患者中,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是常见病因。
统计数据显示,该病在30岁以上的成年人的发病率为4%左右。性别差异明显,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3至4倍。该病在更年期年前的女性中很少发生,女性更年期后,发病率会升至和男性相近。
肥胖人群,长期饮酒、吸烟群体患OSA的比例更高。
“不是所有的打呼噜都是呼吸暂停,也有很多只是单纯的鼾症。”童茂清说,这和鼾声的轻重没有直接关联。有些人鼾声很响,但没有呼吸暂停的情况。他补充:只要有鼾声,就意味着睡眠期间存在上气道狭窄。
“打呼噜很常见的,尤其很多男性到了一定年龄都打呼噜。但并不意味着打呼噜都是睡眠呼吸暂停。”宁波市康宁医院睡眠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敬攀介绍,有些人打呼噜打着打着中间停掉了,这种情况才要怀疑是不是一些异常的打呼噜,是不是睡眠呼吸暂停。
敬攀表示,市民很难通过同住人的录音等来判断呼噜声到底是什么情况。做睡眠检测是最科学的检查方法。通过睡眠监测,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睡眠期间呼吸暂停的时间或者程度,精准制定治疗方案。
睡眠中因呼吸暂停猝死
交通事故发生率是常人的5-7倍
OSA临床表现主要有:非均匀性打鼾,睡眠时有呼吸暂停;晨起口干,头痛;白天犯困,睡眠时长足够的情况下无精力恢复感;夜间憋气,夜间呛咳和窒息等。
OSA患者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易怒;顽固性高血压,血压控制不良等。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还可导致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甚至出现夜间猝死。
由于患者往往在白天嗜睡,还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未经治疗的OSA患者交通事故发生率是常人的5-7倍。
多导睡眠检测是目前睡眠检查的金标准。
每年2000多人排队去医院睡觉
一半以上确诊为呼吸暂停综合征
在宁波市第一医院睡眠中心有6间特殊的房间,用来做睡眠监测室。傍晚6时起,当天的患者吃过晚饭会陆续到来。他们的任务是在医院睡一觉。
记者走进其中一间睡眠监测室,拉着蓝色的窗帘,静谧而舒适。家具主要是一张床,铺着蓝色的床品,床头柜上摆放着各种仪器。
“每天晚上可以有6个患者根据预约前来做睡眠监测。临睡前,医护人员会在宣教等准备后,为患者连接上各种仪器,做多导睡眠仪检查,这也是睡眠监测的金标准。整个睡眠全程,会进行心电、脑电、肌电、呼吸、血氧、眼球动作等方面的监测。”童茂清说,排队来做睡眠监测的患者很多,预约经常排到一个月后。记者注意到,每个房间都还安装有摄像头,会录制下睡眠全过程。
童茂清统计后发现,近几年每年2000多份监测报告中,有一半以上的患者被确诊为OSA。
在宁波市康宁医院睡眠诊疗中心也有5间睡眠监测室。一年来这里睡一夜寻找睡眠问题的患者有近千人。尽管在该院就诊的睡眠障碍患者大部分伴有各种情绪问题,即便如此,根据医院统计,来做睡眠监测的患者中,也有近15%的患者监测出患有中度以上的OSA。
小伙以为自己每天睡得香喷喷
测了才知道每小时呼吸暂停60多次
24岁的冯南(化名)家人陪到童茂清的诊室时坚持“我每天都睡得香喷喷的”。
“你打呼噜声音太响了,以后娶老婆了,人家女孩子都没法和你一个屋子睡。”冯南的母亲抱怨。冯母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在童茂清的患者中,有的因为打鼾不得不夫妻分房,甚至离婚。
冯南体重有200多斤,很爱睡觉,晚上睡足10个小时后,白天一有空就再眯一会。他本来想通过运动减肥,可每次游泳一个小时回来,就全身乏力,要睡上两个多小时才能恢复体力。家人形容其“鼾声震天,中间还会暂时停一下,又开始打呼噜”。
童茂清建议其做一个睡眠监测。监测报告令冯南意外,他每个小时要呼吸暂停60次以上。
“呼吸每暂停一次,血氧也就往下降了,接下来,他会醒。这种醒,大部分表现为大脑皮质脑子醒了一下,他自己可能没有完全从睡梦中醒过来。所以,给他一种假象认为自己一直睡。”童茂清说,从专业角度看,冯南实际是每一分钟不到醒一次。
正常情况下,晚上入睡后,成年人会经历4-5次的睡眠循环,依次为浅睡眠期——深睡眠期——快动眼睡眠期,每个周期在1至1个半小时之间。在深睡眠期,机体的呼吸、心跳、新陈代谢等都最慢,是机体修复的黄金期。一般来说,深睡眠在睡眠中的占比为15—25%,这也决定了睡眠的质量。而冯南的深睡眠占比几乎可以忽略。这也导致他明明睡了很久,还是困倦,白天很爱睡觉。
吃三种降压药血压还是降不下
戴呼吸机两周,血压就控制住了
32岁的刘先生由心内科医生推荐至睡眠中心就诊。
刘先生被顽固型高血压困扰。在多次就诊和用药调整后,哪怕同时服用三种降压药,他血压的上下压数值分别为150和100。
“男性这类情况我们会首先考虑是不是有OSA。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OSA的患病率高达83%。”童茂清说,一个晚上的睡眠监测下来,刘先生也被诊断为重度呼吸暂停。
目前,该睡眠中心的不少OSA患者由心内科等科室转诊过来。这些转诊的病人中,有一半的房颤患者被发现患有OSA。
在医生的建议下,冯南和刘先生都采用了呼吸机治疗。由医生设置好呼吸机的相关数值,睡前佩戴上,第二天起床前摘下。
刘先生的血压慢慢控制住了,两周后复查,降压药调整为一种,后续血压也维持在稳定的状态。冯南再来复诊时表示,晚上睡够7-8个小时,白天就会很精神,不像过去那样总是犯困。
有被监测者睡眠期间最低血压仅为31%,呼吸暂停长达40秒。
大部分患者不需要手术
佩戴呼吸机或牙套可以有明显改善
OSA需要如何治疗呢?
据介绍,大部分患者不需要通过手术。
患者可以调整生活方式,比如减重、侧卧睡觉、戒烟酒等。
敬攀介绍,根据夜间呼吸暂停次数和血氧饱和度,OSAHS可分为轻中重度,程度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果患者夜间呼吸暂停次数5-15次,最低血氧饱和度85-90%,为轻度;如果患者夜间时发生呼吸暂停次数16-30次,最低血氧饱和度80-84%,为中度;如果患者夜间时发生呼吸暂停次数大于30次,最低血氧饱和度小于80%,就是重度。轻度患者往往可以通过减重、侧卧等方法来缓解。
童茂清认为,生活方式调整外,通过佩戴口腔矫治器可治疗单纯鼾症和轻度OSA。口腔矫治器需要在口腔科定制,和牙套类似。对中重度的OSA患者来说,佩戴呼吸机是目前主流的无创治疗方法。通过加压气流打开柔软的咽腔,保持咽腔开放状态,保持呼吸通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果非手术方式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医生会综合病人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手术。(记者 孙美星 王颖 通讯员 陈静娜 孙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