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资讯 >

花钱买平台成了劣质公司的利益共同体 揭开网络平台上的消费陷阱

2022-03-15 13:51:21   都市快报

如果家里的下水道堵塞了,你第一时间会做什么?和脱口秀演员李雪琴一样,很多人的做法是拿出手机,打开各大平台,寻找疏通下水道的公司,简单沟通,点击下单——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就像平时叫个车、点个外卖。

然后呢?李雪琴的遭遇是这样的:上门维修的师傅告诉她,想要疏通必须要用一种药水,一斤185元。师傅最后灌了整整5斤,加上上门费,收了她980元。而在杭州,有同类遭遇的消费者甚至为此花费了数千元。

结合李雪琴北大毕业的背景,这段经历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上了年纪的人会认为,年轻人缺乏生活经验。这并非没有道理。尤其是90后这批互联网的原住民,已经将几乎所有生活和各大互联网平台深度绑定。

这种高度数字化的生存方式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是一切都可以高效运转,生活的便利性大幅提升,但前提是,这些平台提供的信息和服务没有问题,否则就很容易让缺乏经验的李雪琴们成了“待宰的羔羊”。

然而,出于平台流量、自身盈利压力的考量,以及监管不严,被不法分子利用等因素,这个前提经常受到冲击,使得平台上布满各类消费陷阱。

花钱买了推广 平台成了劣质公司的利益共同体

就拿管道疏通这件小事来说,通过58同城搜索,在包括杭州在内的许多城市,一家名叫拓嘉家政的公司往往位于第一的推荐位。但就是这家公司让杭州的罗女士损失了近万元。

通过我们调查,这家公司注册在哈尔滨,在杭州并没有实体店,只是找了一批社会上的维修师傅合作进行利益分成。之所以能经常出现在搜索结果的“一号位”,核心原因是他们每年向58同城缴纳150万元的推广费。

和其他平台上的竞价排名机制一样,这笔费用不仅能让拓嘉家政获得可观的流量,还能帮他们“摆平”许多投诉。

可以看到,在引入竞价排名机制后,互联网平台很难完全做到独立客观,当平台和他们推荐的企业、产品和服务变成了利益共同体,干扰搜索结果就成了一种常态。

竞价排名本质上是企业用真金白银向平台购买流量倾斜。作为企业,要考虑投入和产出。作为平台,也需要在平台公信力和高额推广收入之间作取舍。

但在以拓嘉家政为代表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是,越是不够优质的企业越愿意通过竞价排名获得更多流量,同时将推广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平台则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放松了监管,甚至直接和这些企业“同流合污”。

在流量凶猛的短视频平台,也存在类似的案例。大四学生小郑被“0元培训”吸引,参加了线上课程,最终被业务员忽悠到平台以外,办理了近万元的贷款,购买了相关课程,按照合同里的“霸王条款”只能退回数百元。

由于缺乏监管机制,这些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很容易被不法机构利用,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陷入泥潭。

标签: 花钱买平台 劣质公司 利益共同体 消费陷阱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