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重庆高新区市民林女士急匆匆来到含谷派出所报警,称有人冒充孩子学校的老师,以缴纳兴趣班费用等为名诈骗了自己3万多元。
没想到,一番调查了解后民警发现,骗走林女士3万多元的不是别人,正是其丈夫蒋某。更荒唐的是,蒋某骗钱的理由,是因为妻子平时对经济掌控太严,打游戏购买皮肤和日常消费的钱不够用......
买了“课程”,学校却矢口否认?
原来,林女士孩子就读的学校于1月28日开学,当天林女士因工作繁忙遂让丈夫蒋某带孩子去学校报名。丈夫带孩子报名回来后发给林女士一张二维码,说是学校教室里张贴的教务处老师微信号,要求家长扫码加好友,林女士随即扫码加了好友。
随后,对方称自己是学校教务处的老师,向林女士介绍学校现在有延时课程,有很多兴趣班可供家长和学生选择,但是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林女士通过和这位“老师”反复沟通,最终选择了几门适合孩子的兴趣班,该“老师”则陆续要求林女士支付各种费用合计35000余元。
2月18日,该“老师”再次要求林女士支付3000元补课费,而林女士记得之前学校是有通知缴纳一笔什么费用,但金额是1100元左右,跟这位“老师”提出的3000元相去甚远。林女士心下怀疑,于是亲自到学校咨询情况。校方却答复,学校并没有收取任何兴趣班或补课费用,更不可能通过二维码方式要求家长支付款项。
经核实,学校也没有这位所谓的教务处老师。林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于是赶紧来到派出所报了警。
竟是丈夫一手导演
然而在调查过程中,民警却发现事有蹊跷。
根据林女士的描述,她之所以如此信任该“老师”,是因为在聊天过程中,该“老师”对学校、家庭、孩子情况“了如指掌”,简直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而民警进一步调查后竟发现该女子的丈夫蒋某有重大嫌疑!后民警将蒋某传唤至派出所接受调查,蒋某便原原本本地交代了自己冒充“老师”,利用二维码和微信小号“骗取”妻子钱财的事情。
据蒋某说,妻子平时对经济掌控太严,他购买游戏皮肤或者其他日常消费的钱根本不够用,实在没办法了才出此下策。而从妻子那里“骗”来的钱,他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得知真相的林女士简直哭笑不得……
事情真相查清后,民警对蒋某进行了法制宣传和教育,蒋某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将努力争取妻子的原谅。
不过,虽然林女士被“诈骗”的事情结局反转,但民警还是要提醒广大学生家长,通过网上缴纳任何费用前,务必向学校老师核实清楚,避免上当受骗。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