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资讯 >

上游文化丨夜雨丨向日葵:那年,我17岁

2021-12-16 22:55:51   上游新闻官方百家号

那年,我17岁

向日葵

这几日,襄阳冬天的太阳软绵绵,我很喜欢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趁着周末,老公又去加班的时候,表妹帮我把家里的物件慢慢收拾收拾。翻开了一本陈年的旧相册,一个偌大的织布机旁边,一个身影瘦削,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女工穿梭于织布机间,戴着白帽子和口罩,穿着白围兜,那是80年代初期纺织女工的标配,也是我17岁时的模样。

“在那矮小的屋里,灯火在闪着光,年轻的纺织姑娘坐在窗口旁,年轻的纺织姑娘坐在窗口旁,她年轻又美丽,褐眼睛亮闪闪,金黄色的辫子垂在肩上······”,听着熟悉的《纺织姑娘》歌曲,我踏上了从襄阳回黄石老家的高速路,准备回去看独自在家的老母亲。

80年代初期,是黄石市棉纺织印染厂最辉煌的时候,拥有纱锭7.3万枚,布机2024台,印染生产线6条,产品种类增加到纯棉、涤棉、中长纤维等类,建有针织厂、帆布厂、毛纺厂等30余家省、市、区属企业,是黄石赫赫有名的四大“万人企业”之一。黄棉还成为国旗、党旗定点生产单位,生产的“雄鹰”牌篮球鞋,成为国家和湖北省篮球队专用球鞋。进入黄棉那一年,我17岁零3个月。

“男怕进钢,女怕进纺”,这句俗语反映了纺织女工的辛苦与不易,但是在那个年代,能到国营企业当一名女工,是一件很幸运,很幸福的事,就像现在的孩子追星一样的热门,但不同的是,那时的我,觉得能通过双手为国家经济建设添砖加瓦,感觉非常的自豪。我怀揣了一腔热忱,刚出校门便主动申报,进入黄棉当了一名普通的挡车工。

对挡车工来说,首先是要学会打结,再学开空车,然后再慢慢学挡车。“打结”,是车间每个月每个季度的操作比武的一项内容,就是比较一分钟内谁打的结最多。还有就是在布机上操作比武、投梭、接头、找头、换梭等,这些都是比武内容。

织布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会出现“断经”,会导致机器停摆。如果“打结”的速度越快越多,处理“断经”的速度就会越快。但是,“打结”对于手指的灵敏度要求非常高。一开始,我并不会“打结”,让我很是焦躁。为了练习好“打结”,我甚至将练习时间搬到了病床上。那次,我生病了。住院时,闲来无事,我便喊相熟的工友,帮我带了一些纺线,练习“打结”。手指被勒出一道道血痕,还有一道道的茧,我还是忍住了。看望我的工友看见我,脖子上挂着满满的纺线,坐在床上不停的来回练习“打结”,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不好意思了笑了笑,说,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在一分钟内多打几个结。其实,我心想,毕竟,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要谋出路,只能在现有岗位上干出自己的精彩。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是唐代韦庄诗人的《台城》,暂且不论诗人对于六朝古迹的凭吊,幻想一下其中繁茂的杨柳在烟雾笼罩的十里长堤边随风飘曳的景象,是很美的。飞扬的柳絮,传递着冬去春来的消息。车间里的棉絮,洁白的模样,恰似轻飘飘的柳絮。我将梦想与期翼,在经纬间穿梭,把密密麻麻的心事和闪光的金丝银线融合,编织自己七彩的人生,车间里飞扬的棉絮,宛如仙女下凡跟随我们的脚步翩翩起舞。回想起那时的光景,晒着温暖的阳光,心中充满惬意,但背后也载满了我的辛酸。

纺织厂里机器轰隆,每个下班的工友,即便戴了口罩,也能看到额头上和头发上的棉絮,灰尘还是钻进了口罩没有覆盖住的位置。因为指甲要不停地在纺线中来回穿梭,时间长了,手指甲磨出茧,腿也站的直打哆嗦。厂里上班主要是三班倒。早班、中班和晚班。每个班8个小时。1:48,我清楚的记得这个比例。1代表一个女工,48代表48台织布机器,这就是那个年代,一个熟练女工应该负责的机器总量,每台机器足够有现在行政单位的两个半长方形的桌子那么大的体积。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要不停的穿梭在48台机器之间,跑巡回,查布面,查机器零部件损坏,做好提前预防,每天的穿梭路程就是5万步左右。

上晚班就意味着要熬夜工作,伤眼睛不说,主要是伤神,女同胞精力毕竟有限。我当时就想,只要能不上晚班,让我去扫厕所,我都愿意。毕竟,凌晨的3、4点是人最容易犯困的时候。密不透风的车间,48台机器的热度、严严实实的衣服、飞絮的棉花,让布机车间更加焦躁,与在学校时的无忧无虑相比,心里的落差顿时涌上心头。

旁边一起上晚班的女工,很少有忙里偷闲的功夫,一来是打个盹的时间,机器就卡顿了,工作效率会下降,单位时间内出布量也会降低,长远的话,影响评先竞优。二来是轰鸣的机器声,说话全靠大声喊。三来是身旁的维修工、分析工、摆纬工,全都井然有序的忙着自己的事情,看见别人忙碌的身影,我觉得我也会干的很好,别人能吃苦,我也能吃苦,我要干的比别人更好。于是,我的工作时间比一般的女工要多2个小时。我提前接班,处理别人没有搞好的疵布,晚点下班,把自己没有搞好的疵布也处理完毕。这是那时我给自己定的规矩。

世界上少有完美无瑕的事物,纺织这一多层次深加工的工作更不例外。纺纱工程会使原纱产生瑕疵,如棉粒、粗结、跳纱、纱线不均匀、断经、断纬、跳花、双纬、破洞、烂边等,如果瑕疵多了,制作成品衣物或其他日用品时,会影响到美观,进而降低其价值。

现在的我,比较注重养生,每天早上,5点我就起床开始跑步了,不下雨的话,我就顺着小树林的跑道来回的转圈慢走,能跑一个小时。我以当初在黄棉的韧劲对待早起跑步这件事。中午吃完饭,我也习惯邀上一群姐妹,在单位后面散散步。每次散步,我都要刻意的避开地上的窨井盖。那么多年过去,被窨井“吃掉”的那一幕,仍然历历在目。

那天,我上晚班,凌晨1点的时候,厂里给职工半小时的时间吃饭,车间离食堂至少还有10分钟的往返距离,为了不影响工作,我从车间飞奔去了食堂,凌晨的厂区,灯光微弱,还下着雨,路面积水,我慌不择路,路过一个窨井盖时,噗通掉了下去。那个年代,没有电话,只能焦灼的呼救。因为上夜班的工人不多,应该都去食堂了,没有人听见我声嘶力竭的呼救。我用足了力气,自己爬了上来。抚摸了大腿,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疼痛,我一瘸一拐的,没进去食堂,返回车间时,把其他工友吓了一跳,这才看清楚自己身上的伤。整个大腿外侧全是血。领导知道后,让我回去休息。那时候,全勤才能评选到优秀,病假也影响全勤,而且还会影响这一个月织布的产量和质量。我内心做了一下思想斗争,想着再有几个小时,晚班就结束了,我还是忍着剧痛,擦了擦血迹,继续返回到了岗位上。

只有辛勤付出,才会有好的收获。经过自己不断努力,我每月产量都在车间排名前三,经常织布达到万米无疵布,连年被评为岗位操作能手。经过不懈努力,我被厂里评为十大标兵之一、先进典型、市里的优秀党员,湖北省“新长征突击手”,先后任厂里团委组织宣传干事,工会女工劳保部部长,并被推荐到中国纺织政治函授学院党政管理专业大专半脱产学习,1991年推荐在省委党校学习培训。1984年,我参加了在哈尔滨举办的“振兴中华”全国青年读书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个人事迹频频见诸于报端,12年后,我离开了黄棉,考入了行政单位。我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黄石,48岁之际,辗转来到十堰、襄阳行政机关工作。

表妹问我,在纺织厂织布7年时间,你后悔不?我说,辛苦。但是,不后悔!荣誉属于曾经,我也不再年少。但是,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我一如年轻般模样。在纺织厂7年的纺织日子,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对比现在的幸福生活,那时的苦日子,是一种回忆,更是一种收获。如果没有当初的苦涩,是不知道现在的生活是有多么不易的,我告诉自己,人不能忘本。

岁月悠悠,不知不觉已41年了,曾经熟悉的机器轰鸣声,一去不复返了。回首17岁的青春,唯一不变的是我心中永远昂扬的奋斗精神。

(作者笔名:向日葵,湖北省襄阳市某行政机关工作)

标签: 那年 向日葵 夜雨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