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资讯 >

重庆活力③|敢于“破壁” “重庆造”陶瓷刀做到全国第一

2021-12-12 09:26:26   上游新闻官方百家号

2001年,中国叩开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重庆则抓住“入世”的机遇,对外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庆造”走出国门遍布全球。这20年来,重庆企业也积极锻造自身,努力适应国际规则,把握国际经贸新趋势,与世界大市场共享机遇、共同成长。

2009年,重庆欧勒精细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主打生产陶瓷刀。这是一种采用高科技纳米氧化锆为原料的刀具,具有耐磨损、无污染,硬度和强度高等优点,在欧美国家广泛使用在处理果蔬和熟食等场景。

公司总经理黄仁权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企业成立之后,尝试做出口贸易,逐步打开国外市场,很快积累了一批稳定客源。然而,就在拓展外贸业务的第3年,遭遇欧盟针对中国陶瓷餐具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公告中称,对中国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开征临时性反倾销税,税率达17.6%-58.8%。

黄仁权回忆道,出口一把陶瓷刀,平均20%的利润,一旦被征收高额倾销税,至少要提价25%才能消化成本,这样一来,欧洲的客户群体可能快速萎缩。

“我们在欧洲市场从零开始摸索搭建经销网络,如果就这么放弃,之前的付出就要打水漂。何况,新的市场需要一个漫长的的培育周期,是否做得顺手,也存在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丢弃欧洲市场!”

“从那一刻起,我们意识到,必须加快熟悉学习国际贸易纠纷规则,不退缩不放弃,积极抗辩应诉,才有扭转局面的机会。”

不过,与国内同行“抱团”抗辩不同,欧勒选择了“单刀赴会”。

组建专业团队,经过半年准备,欧勒相关人员带着400多页、约100万字的抗辩书前往布鲁塞尔会晤欧盟相关官员。由于欧勒的据理力争,最终,欧盟委员会确认陶瓷刀具与倾销无关,没有将陶瓷刀具列入反倾销对象。

应诉过程中,欧勒从不懂国际规则的“小白”,一步步成长为勇于使用国际规则来维护自身权益的先锋。这一应对成果不仅有力保障了自身正当权益,还惠及全行业40家生产企业,为国内同行挽回数亿美元损失。

经此一役,欧勒公司出口额呈现迅速增长,当年就达到了上亿元,其中欧盟市场就占了60%,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刀出口企业。

回顾这些年,在黄仁权看来,除了有质量过硬的产品,另一关键因素,就是学会遵守、敢于和善于运用国际规则,“我们走出去拥抱新市场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规则、运用规则,更好深耕当地市场,在开放中实现互利共赢。”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标签: 重庆 陶瓷 活力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