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文 考 古
惊艳小城的驰名商号
——米花糖史话(3)
辜世伟
王者风范,时代尚品
乱世奢化,民间名吃
飨八方宾客,入美食名录
褒奖虽多,最重民间美誉
太和斋出品的米花糖,一经问世,一下就惊艳了小城。放上店铺案板,天天断货。作坊加班生产,也供不应求。这大大增强了陈氏兄弟的信心,兄弟俩决心好好把米花糖,做成自己的金字招牌。
俩兄弟趁热打铁,大展拳脚。他们对工序进行标准化,详细到耗煤多少斤、耗柴多少斤这样的细节。严格工序流程,一道也不马虎。这还不算,为了保证产品具有最好的品质,他们筛选最好的原料产地,事无巨细地规定:糯米,必须要宜宾柏树溪的;桃仁,必须要云南昭通的;花生,必须要内江的;玫瑰花,必须要江津山区最新鲜的。必须在最好产地,精选最好材料。为确保质量,年轻的弟弟陈丽泉专门跑材料采购,长期住在宜宾、昭通、内江等地,精选原料。
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表达他们的企业文化,那他们的产品宗旨是:做,就要做最好!
从品牌创立那天开始,米花糖,就以洁白晶亮、酥脆化渣、香甜爽口、营养丰富等特色,享誉市场,成为江津一大名产。来到小城的人,无不称赞。人们将米花糖作为上等食品,早晨作茶点,午时做甜点,晚上做夜宵。米花糖开始作为真正上得了台面的馈赠佳品。
“抗战经济让米花糖火了一把。”谢锡全说。确实,江津米花糖在全国那么知名,跟抗战时期的经济很有关系。
民国早期,米花糖还只是作为地方小吃,在周边比较出名而已。到了抗日战争爆发,日军攻占南京打到武汉,逃难的、各个省来的人流,南京人,北京人,南方人,北方人,当时统称下江人,都往重庆跑。当时大后方三大名镇之一的白沙就在江津,江津是下江人和东北华北的难民和学生们避难最多的县城之一,陈独秀、欧阳竟无、萧红······,都在江津住。当时馆子少,粮食奇缺,很多难民在河坝、或者倚着城墙搭棚棚住。没地儿煮饭,衣食不方便,一封米花糖,就是极好的快餐,很受欢迎。煮个鸡蛋,冲封米花糖,漂着猪油,散着花香,一碗这样的炒米糖开水,简直就是乱世中的奢华,就是极好的享受,不逊宫廷御膳。老少皆宜,吃了经饿,营养也好。
音乐没有国界,美味也不分阶级。无论百姓乡童,还是贵人达官,各路客人,江津这一独特风味,美食之诱,谁能超脱。来来往往的人都吃米花糖,把它当快餐食品,销量越来越大。这就把米花糖搞火了,陈家两兄弟的生意一下子就做大了。
那时陪都国民政府的达官要员些,多半都吃过米花糖。没有史料记载蒋介石宋美龄是否吃过,但假如慈禧在世,米花糖也肯定是老佛爷的钦点贡品。可以说,大凡重庆人或到了重庆的外地人,很少有没吃过米花糖的。
米花糖是战时重庆最行销的食品之一。可以与之媲美的,也许只有重庆小面。
为方便客人们携带,防止受潮影响风味,兄弟俩在包装上采用当时最好的防潮纸;为满足顾客们的需要,兄弟俩又租厂房增加作坊,增加产量。产量越多,销量越广,名声越远,远播四方。
1939年,十五年的发展,“太和斋”商号已经成了小城商铺的第一块招牌。这一年,陈氏兄弟节衣缩食,自己的店铺也建成了。
1943年,“太和斋”米花糖获国民政府四川省农业改进所颁发“优等奖”
1943年国民政府时期,在县里乡贤的推介下,江津米花糖参加江津第一届农产品竞赛,拨得头筹,甲等奖。再接再厉,送往成都参加四川省物产竞赛会,首次参展,斩获四川农业改进产品优等奖。据谢锡全回忆,还获过省里一块铜质奖章,方方正正一块。“这枚奖章,我任厂长书记时曾保管了几年,退下来时交给了后任。”
油酥米花糖,江津米花糖,太和斋米花糖,陈氏兄弟米花糖,米花糖声名鹊起,赞誉日高,风吹到哪里,就香到哪里。
这时候,仿制的商家也渐成气候,追风的作坊则更多,市面上甚至出现各种模仿太和斋米花糖包装的产品,有假冒“太和斋”的,有以“大和斋”鱼目混珠的。
为了维护米花糖名誉,陈氏兄弟做了许多努力。在一张当年“太和斋”的旧海报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广告语:“谨防受冒牌欺哄,敬请每封打开看”“留心假冒米花糖”“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比赛会米花糖蜜饯慈菰荣誉优等奖状”等等;还有“敬请拆开!真正米花糖,味甜,泡气,油酥,重量压手;假冒说明!假冒米花糖,味淡,燥口,不泡,未油酥,重量抛手”等文字,悉心指导顾客。这张广告,应该是江津发现的最早的防止假冒伪劣的宣传单。
四十年代“太和斋”广告
在乡贤建议下,在抗战胜利、国共和谈,经济大复苏的形势下,1945年,兄弟俩以“双凤朝阳”文字和图案,正式为米花糖申请商标注册。凤,在中国是雄性;双凤,寓意兄弟俩;双凤朝阳,寓意兄弟俩的事业如同早晨的太阳蒸蒸日上。商标保护了太和斋的权益,保证了江津米花糖的品质和名声。但市面上,仿冒产品仍未杜绝。
1947年,陈汉卿又与弟弟商量,将陈丽泉肖像印在了包装封上。传统做法,立竿见影,自此,仿冒者近乎绝迹。毕竟,敢于印制别人头像的,忌可就犯大了,是伤阴德的。为什么民清商品的商标和包装上都印头像,大抵就是这神圣的禁忌。
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回南京了,全国各地的人又都回到各地去。北京上海及至东北、港澳和台湾的避难者们,很多返回家乡。这给江津米花糖带来另一效应,人们走的时候都带米花糖,纷纷把米花糖往家乡带。天南地北的人,将米花糖带去了天南海北,带到了各方各地,有的甚至带到了港澳台。这下子就又让米花糖在全国都出了名,成了全国品牌。以至于来过重庆的,无不知道米花糖;没来过重庆的,也知道了米花糖的美味。他们是米花糖的搬运工,他们是江津的搬运工。从此,米花糖在哪里出现,哪里就有江津。提到江津这个词,就会想起米花糖。遇到江津来的人,总会提到米花糖。
1950年,刘邓大军18军进军西藏,江津各界把最美味的米花糖送给解放军作为军粮;随后,米花糖被纳为北京饭店定点销售的地方名产。海外侨胞在留言写道:“由慕名而来到品尝为快,凡来京者,皆欲购买回家馈赠亲友,共饱口福,却常以买不到手引为憾事……”不久,米花糖首次商业化销往香港和南洋,进入国际市场。江津米花糖的美名,在海外华人圈口口相传,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华品牌。
“江津的米花糖,油溪的粑,要吃烧酒到白沙”。这是当时的童谣。
“江津米花糖油溪粑,要吃烧酒拉到中白沙,再拉三十里就到大菩萨。”这是当时川江上的船工号子。
江湖流传的江津美味,米花糖名列第一。
江津,米花糖之乡。潜意识中,一块城市之碑已经在人们心中树立。从那时起,人们已经牢牢地把米花糖与江津的名字捆绑到了一起,人们把“米花糖”一词牢牢地书写在江津这个地名上。无须授牌,无须立牌坊。
本篇开始的那段童谣,江津的小娃儿们编的歌谣。是江津娃儿们的夸耀,是江津娃儿们的自豪。飘荡小城,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