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文 考 古
“炒米糖开水”是一种膨化食品
——“炒米糖开水”考(7)
辜世伟
炒米糖就是米花糖
炒米糖不是米花糖
炒米糖就是米花糖
名与实的杯葛
来自于膨化有奥秘
三种膨化工艺
导致三种不同的米花儿
其实,炒米糖包括米花糖
但米花糖专指油酥米花糖
司马青衫先生有一篇专门写炒米糖开水的小文。文中提出“炒米糖,就是米花糖”。笔者以为然,也以为不然。
以为然者,是因为恍眼看,它们两者都是米花儿。何况是外地人,即使很多重庆人,人们外观所看到的炒米糖开水,炒米糖开水就是米花糖泡的,炒米糖就是米花糖,他们分不清炒米糖与米花糖的精微之处,只看见它们都是米泡儿,都是米花儿。确实,在这一点上,它们确实是一个东西,它们都是用米花儿做的。
从三四十年代的现代记忆和山城印象中,我们所泡食的炒米糖,就是油酥米花糖这个品种。一封米花糖放在碗里,开水冲下去,米花儿软软的,糯糯的,泛起星星点点油珠珠儿。在重庆人通常的理解里,炒米糖就是米花糖。
以为不然者,是因为换个角度看,站在更高的视野看,其实炒米糖与米花糖,虽然都是米花儿,但细细考究,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让我们来好好考察考察炒米糖与米花糖,看看这两个名词的内涵与外延,厘厘这两个名词之间的纠葛。
要弄清楚这二者的异同,得弄清膨化的概念,以及膨化方法的异同,以及膨化原料的历史波折。
“膨化”这个词,是现代食品学的名词,是现代人对这类工艺食品所起的名词。古时候没这个名词。炒米糖、米花糖,都算是膨化食品。
所谓“膨化”,就是体积变大。在食品学上,“膨化”是指利用某种方式使合口体积变大、改变食品形态、熟化程度、营养程度和口感的工艺。“膨化食品”就是利用膨化工艺制作出来的食品。
由于现代食品工艺技术的发展,膨化工艺除上述砂炒、爆炸、油酥外,人类还发展出挤压、烘焙、微波等膨化技术。但用在阴米膨化为米花儿的工艺,主要就是上列三种。
膨化食品是粮食类的深加工食品。经膨化工艺生产的食品,具有更好的松脆度和疏松质感。膨化食品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口感好。谷物粮食经膨化后,口感松脆,食味改善,可使粗粮粗硬的组织结构变得容易被接受,口感适宜。
二是有助于消化。原料中的淀粉在膨化过程中很快被糊化,营养成分的保存率和消化率高,有利于营养吸收,另外粮食类含有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
炒米糖的原料糯米花儿,是由阴米制作出来的,可以算是阴米的深加工。糯米花儿,是膨化后的阴米。之前制作炒面的“炒米”,与现在所讨论的炒米糖的“炒米”,其实已然内涵各异。前者是未膨化的米粒儿,后者是膨化状态的米花儿。
通观历史,将阴米膨化为糯米花儿的方式,有三种方式。分别为:砂炒膨化法,爆炸膨化法,油酥膨化法。
砂炒膨化法,膨化出来的叫“炒米花儿”;
爆炸膨化法,膨化出来的叫“爆米花儿”;
油酥膨化法,膨化出来的叫“酥米花儿”。
但这只是总的说来,具体而言,三种膨化方法对食品所产生的新品质,还是有所差异的。
膨化导致的外观改变,还导致炒米糖在食品分类上雌雄难辨的趣事。
由于是采用膨化过后的米花儿制作的炒米糖,这种外观上的变化,导致炒米糖在属于糖果还是糕点的分类上,也给人产生了混淆。
没有经过膨化的食品,如合川桃片,虽然也是用米面制作的,但它在分类上毫无争议,属于糕点。但炒米糖、米花糖由于采用的是膨化后的米花儿,感觉它就有点不象糕点,更有点糖块块的错觉。
其实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玩的现象。同样是膨化的沙其玛,人们不会认为它是糖类,而非常明确地把它归为糕点类。但对炒米糖和米花糖,人们却不那么确定。
是不是炒米糖和米花糖名字里的这个“糖”字,让人有了这种错觉呢?正如康师傅牛肉面让人以为里面真有牛肉,夫妻肺片真是肺片一样。
炒米糖,是用阴米制作成米花儿,然后用米花儿做成的糖块。这种糖块又可以称为糕点。
雌雄难辨,阴阳同体。
关于炒米糖和米花糖是糖块还是糕点,是正餐还是小吃,历史都没有认真分过类。它可以被视为糖块,也可以被视为糕点;可以当做小吃,也可以算是正餐。它是糖块似糕点,又是糕点式糖块;它是小吃式正餐,又是快餐式小吃。它四不像,又尽都是。
不过,如果硬要将之分入某一类,我个人认为,炒米糖应该属于糕点,属于糖糕的一种;而炒米糖开水则又可以归为汤类小食;二者皆属于小吃,都也可以当快餐式正餐。
人们最终选择膨化的米花儿作为炒米糖和炒米糖开水的底料,是有道理的。膨化后的米花儿,白白胖胖,松松泡泡,入口泯化,不象炒米、炒面那样满口钻,口感更好,而且膨化食品的营养,也比炒米炒面更容易消化吸收;对于商家来说,更有体积感份量感。因此,作为小吃商品、休闲食品和商端营养食品,炒米糖开水最终以膨化米花为食材,几乎就是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