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资讯 >

运营商“免流套餐”实则背后收费 虚假宣传亟需强化监管执法

2021-11-17 10:54:04   羊城晚报

近年来,有电信运营商推出“免流卡”等服务,宣称用户每月只需支付十几元,就可“免流量”使用多款手机程序。然而不少用户使用这类套餐后,每月流量费用不仅没有下降,甚至“见底更快”。原来,所谓“免流量”并非不消耗流量,也不是免收流量费用,而是指所涉及的100余款手机程序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专属流量”,一旦流量消耗超出限值,就会按照套餐外流量收费。明明是有严格限制的“专属流量”,却在广告中被称为“免流量”,对一些用户产生误导。(11月15日 《人民日报》)

“免流量”原来只是能够使用一定数量的“专属流量”,而且限定了手机程序,这些手机程序在版本上也有一定的限制。那么,这还叫“免流量”吗?由此想到,几年前,一些电信企业推出“无限流量套餐”,实际上,不限量却会限速,套餐内高速流量十分有限,一旦用完就会大幅限速,十分影响使用体验,不得不为高速流量花钱;而且,有的“无限流量套餐”只能使用某个或几个软件,比如视频APP以及游戏等。如今这种“免流量”套路,与之前的做法相差无几,都名不符实。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有引人误解的宣传。然而,“免流卡”服务或者说“免流量”套餐,在宣传用语和资费细则上都设置“话术陷阱”,比如产品宣传海报大书特书“免流量”,却在下一页面或其他不显眼处用小字提示“资费详情”或“更多免流手机程序”,标明具体“免流范围”,消费者若稍不留神,极易忽略。另外,各种流量套餐层出不穷,且方案非常复杂,消费者未必有能力、精力仔细研究,正如一网友所说,用户不仅得有合格的数学计算能力,还得有过硬的语文理解能力,否则,基本上做不到明明白白消费。

可以说,有限额的“免流量”只是营销噱头,存在虚假宣传,有人甚至觉得是在挖“坑”,涉嫌欺诈消费者。另外,2018年6月,针对电信企业“不限量套餐”隐藏限制条款等宣传问题,工信部提出,切实规范此类套餐的宣传推广行为,不得夸大宣传,对于限制条款要标示醒目。如今,所谓的“免流量”套餐以极其隐蔽的方式提示“资费详情”或具体“免流范围”,也没有尽到相关规定中“对于限制条款要标示醒目”以及“充分履行告知义务”等要求,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在多方诟病下,原来的“无限流量套餐”早被取消。如今的“免流量”套餐其实是“新瓶装旧酒”。为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免流量”套餐也应被及时取消。

标签: 免流套餐 虚假宣传 监管执法 误导用户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