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东部,青龙山与日铸岭间,隐藏着一处古墓。因至今无法确认墓主人的身份,且靠近兰若寺,故定名为兰若寺墓。
这处墓葬依山傍水,墓园、坟寺一应俱全,墓葬规模极高,是我国发现的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格局最完整的高等级墓葬。遗憾的是,由于墓葬被盗严重,且并没有发现完整的骸骨和墓主人碑文,考古人员只能依据文献资料推测,墓主人可能系南宋理宗皇帝生父赵希垆,但该观点也存在争议。
▲兰若寺大墓鸟瞰图。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墓主人到底是谁?近日,探秘兰若寺大墓展在杭州西湖博物馆开展。兰若寺大墓又打开通往神秘墓穴的通道,吸引人们去探究历史。兰若寺是否是电影《倩女幽魂》故事的原型地?没有出土太多文物的兰若寺大墓,为何占据了南宋墓葬考古史上的两个“最”?这样神秘的墓葬究竟又是什么样的……
11月15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罗汝鹏博士向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讲述了兰若寺大墓发掘和研究背后的故事,兰若寺大墓的神秘面纱正在被掀开。
隐藏在“风水宝地”中的兰若寺大墓
▲兰若寺大墓仍保留着南宋时期的部分建筑材料。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016年,绍兴市柯桥区的一商业地产项目即将开工。按照惯例,开发前考古部门需要对所在地域进行开发前的考古勘探。这次常规勘探,却令考古队员们一阵兴奋,意外发现了几个距今700年的南宋小墓。考古队员们发现,这些墓葬依山傍水,是古人眼中上佳的风水宝地。那在这里会不会还隐藏着更大规模的墓葬?
在后期的勘探中,考古队员们在山谷处发现一个盗洞,洞口有一个10米长的须弥座。按照佛家说法,须弥座又称金刚座,主要用于放置佛像。而如此大的须弥座又出现在墓葬附近,在当时的墓葬遗址中是很少见的。这个发现让考古学家们来了兴趣。
随着发掘的深入,石磡、石墙、殿门、厢房、大殿、庭院……一处高规格的大墓初见端倪。仔细看来,大墓前是青龙山、日铸岭两座层峦叠起的青山,墓园前小溪潺潺,常有活水经过,大墓背依皇坟山,被群山环抱中。因其紧邻绍兴兰若寺,故被命名为兰若寺大墓,墓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足有一个半足球场大小。
“从风水选择上看,兰若寺大墓是第一次比较完整的揭示了南宋时期高等级墓园的整体格局。在南宋时期,北方有自己的一套丧葬礼俗,而南方也有独特的丧葬观念。北宋溃败以后,南方的丧葬思想逐渐影响了北方的丧葬习俗,形成了南宋特有的形式派风水习俗。从兰若寺大墓上看,就是典型的南方形式派风水的丧葬模式,它可以说是南方墓葬风格集大成的、最典型的大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罗汝鹏博士介绍,从选址来说,兰若寺大墓所在位置是典型的怀抱之地,按照形式派的风水理念,选择这个位置是为了福泽后人。
据史料记载,形式派算是风水流派中较为古老的派别,以龙穴砂水为纲目。形式派中,形是指墓葬所在位置山的形状,用来断定吉凶,而势则是指地形到墓穴位置的形式走向,用来判断墓葬的凶吉。形式派认为,根据山形和山势找到风水宝地,开穴建墓,才能福泽后辈。
“兰若寺大墓就是非常完整的反映了南方形式派风水的制度。除了选址以外,兰若寺大墓不仅继承了北宋及唐代的墓葬风格,同时也影响了此后的墓葬形制。比如明代的很多墓葬制度也是可以从兰若寺大墓找到源头。”罗汝鹏认为,无论是择址、还是从其它墓葬制度上,兰若寺大墓都对后期,包括明清墓葬,特别是黄陵有很大影响。可以说,兰若寺大墓的葬制和葬俗是南宋时期墓葬最完整、最经典的标本。
江南墓葬建筑的标准模本
▲兰若寺墓地发现的建筑构件。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随着对兰若寺大墓的不断发掘,带给考古队员们的惊喜也让他们对兰若寺大墓充满敬畏。考古队员们发现,这是一个夫妻合葬墓,由同坟异穴、东西并列的两个长方形墓室组成。墓地由风水环境、墓园、坟寺等组成。
罗汝鹏介绍,兰若寺墓园至少由四级大台地构成,墓园内的建筑分为上园区和下园区。第一级台地为下园区,可能是南宋时期用于日常祭享和守陵人居住的“下宫”,如同院落建筑区。第二至第四级台地为上园区,是专门用于祭祀的高等级建筑区与主墓分布区。
“除了风水环境和墓园外,沉浸在水库下面的兰若寺,我们推测应该是兰若寺大墓的坟寺。”罗汝鹏称,2017年8月,考古队员们在水库下发现了兰若寺的基址。调查发现,兰若寺的台基边缘砌石方式和兰若寺大墓墓园的砌石方式是一致的。另外,通过对兰若寺地表进行采集发现,遗物也是从南宋一直到明清的。“另外听说兰若寺西侧谷底里还有一个尼姑庵,我们也确实调查发现了院落门轴等遗迹,所以我们就推断,兰若寺很有可能是文献记载中的墓园功德坟寺。”
据了解,功德坟寺一般先于墓地存在,其目的一方面是可帮后人守墓,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墓主人积攒功德。“一般有坟寺的墓葬主人,都是有一定级别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兰若寺大墓的主人身份非同一般,也正是其非同一般的身份才建成了这个非常完整的南宋墓园。”罗汝鹏介绍,光是大殿,就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长度达30米,而宋高宗的永思陵享殿才只有三开间。
考古队员根据地形和发掘出的墓葬材料,模拟出了大殿透视图。上游新闻记者看到,这个陵区更像是一座雄伟的宫殿,呈“凸”字形,仿佛是为了营造出墓主人生前的居住环境。墓区中还有类似四角阙楼的建筑。
“郑嘉励老师的《浙江宋墓》中提到,江南地区南宋墓葬从原来重视对地下墓穴的布置,转为重视对地上建筑的营建,从这个角度研究兰若寺大墓,就更能印证兰若寺大墓是典型江南墓葬的说法。”在罗汝鹏看来,兰若寺大墓的建筑形制堪称完美。
实际上,宋朝时期的建筑制度已经逐渐完备,北宋官方颁布的建筑设计、施工规范用书《营造法式》就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在发掘现场,考古队员们发现了大量的陶制建筑构件,这对于研究南宋的建筑史,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样本。因此,兰若寺大墓的建筑风格和使用的建筑材料,也被认为是南宋时期建筑制度的缩影。
2017年12月,兰若寺大墓的墓园年代和整体格局被确认后,考古队员们对比宁波东钱湖墓葬群、余姚史氏家族墓等大众比较熟知的南宋墓葬发现,它们的墓园大小,远远不及兰若寺大墓。由此,兰若寺大墓又多了一个新定位——目前已知面积最大的南宋墓园。
墓葬规模大等级高 墓主人身份依然成谜
▲兰若寺墓地发现的建筑构件。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结合葬制、葬俗及规格,考古队员们推测,这处大墓主人的身份至少在三品以上,再大胆一些甚至可能是皇陵。
“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到南宋时期,后人更愿意将墓葬修建成死者生前居住的房屋样式,让死者享受和生前一样的待遇,所以存放棺椁的地宫面积就很少,基本只是陪葬一些死者生前常用的、比较珍贵的物品,特别是南宋时期文风较盛,大户权贵人家陪葬品都极为珍贵。但由于葬室很小,所以陪葬的物品有限,一旦被盗,可能一次就能将珍贵的陪葬品全部盗窃走。”罗汝鹏说。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墓葬区的上层建筑已经损坏,只剩下地基样式的轮廓。考古队员们发现,兰若寺大墓至少经历了三次被盗,大大小小的盗洞达十几个。
罗汝鹏介绍,第一次被盗应该是在兰若寺大墓修建使用后不久。“最早的一期盗洞是在墓园建好后,被盗后把盗洞填好,又重新用相同的墓砖在盗洞上面做了铺垫,又把盗洞的地方恢复到了原始的状态。第二期盗洞是直通墓室主穴的,墓室受到了很大的破坏。这期的盗洞已经用石头填满了,并且石头一直填到封土的表面,它具有了防盗的效果。”
罗汝鹏称,根据史料记载,这次盗掘可能与“妖髡毁墓”有着直接的关系。“之所以怀疑和妖髡毁墓有关系,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兰若寺墓园发现的确切年代证据,目前看来没有早于南宋晚期的,也没有晚于元代初年的。
而第三期盗洞就是现代盗洞,第三期被盗时,墓葬区已经破败。此外,发掘后考古队员发现,棺椁遗存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清理中发现了大量的漆皮,说明棺椁此前是存在的,由于南宋的墓穴多为竖穴,因此,兰若寺墓穴上方压了两块平均重量在5吨左右的完整石板。“棺椁虽然没有了,但还有一小块遗骨,目前还不能确定是否是死者的遗骨或者是哪个部位的遗骨。”罗汝鹏介绍,在清理中,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一些残碎的墓志铭,只是没有墓主人的明确身份。
拥有如此大规模且等级较高的墓葬,墓主人究竟是谁?罗汝鹏表示,结合当时的历史文献,墓主人极有可能是宋理宗皇帝的生父赵希瓐,但也有可能是他上三代祖先改迁的墓。不过对于赵希瓐这个身份,考古学界存在着一些争议。围绕墓主人身份的迷雾至今还未解开。
电脑将拼接30000多个建筑构件还原大墓原貌
▲兰若寺墓地墓园复原模型。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当然也不是说希望一点都没有。我们在墓室里还发现了一块铁板。这块铁板可惜锈蚀得非常厉害,但是我们在对它进行保护、清理的时候,发现它的正反两面都有用朱砂写的文字。虽然目前的技术下,我们还不能把这些文字清理出来,但不管怎么说,如果以后技术发展了,我们可能会有机会把这些能看出明显笔画的文字复原出来。”罗汝鹏说:“这个朱砂还很有意思,是人工朱砂,它是用汞和硫化物蒸出来的,颗粒就非常锋利,而自然朱砂是用天然矿物磨出来的,颗粒是圆圆的。人工朱砂文献记载唐初就有了,但是之前发现的真正实物,最早的例子是在明代。所以这块铁板上的人工朱砂还成为了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实例。”
考古更像是与古人的一场对话,除了现场发掘外,资料研究也必不可少。罗汝鹏介绍,建筑考古中最重要的是统计,其次是在统计基础上进行复原。虽然兰若寺大墓文物很少,但从墓地拉回来的建筑构件多达300多箱,而通过三维扫描、电脑建模进行拼装,都需要技术和时间,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差不多一共有30000多个构件,我们已经拼接了一部分。简单来说,建筑考古就像是拼积木,我们做的就是先把积木的零部件拼接好,为建筑专家提供完整准确的材料,他们才能复原出最接近兰若寺大墓原貌的建筑。”罗汝鹏说,拼接工作仍在继续,终有一天,兰若寺大墓会以完整的面貌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与电影《倩女幽魂》中的兰若寺并非同一处
▲兰若寺墓地墓园大殿透视图。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不过,罗汝鹏也明确向上游新闻记者表示,兰若寺大墓中的兰若寺与电影《倩女幽魂》中的兰若寺原型并非同一处。
“兰若是指佛家用语阿兰若,在我国有很多以兰若命名的寺庙。《倩女幽魂》中的兰若寺原型,据推测应该在金华一带。”罗汝鹏说,尽管兰若寺大墓没有兰若寺的神秘色彩,也没有价值连城的陪葬品,但是兰若寺大墓从考古角度来说,其价值是不能被忽视的。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