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费者反映,自己的快递单上出现广告,标注“你有1箱方便面待抽取”,扫码抽取,但实际上根本抽不到。记者了解到,这些广告很多标注“赢iPhone”“扫码抽方便面”等字眼,但点击之后,往往是“抽奖大转盘”“砸金蛋”等,记者试验多次,全是借贷、理财等“奖品”。(据11月11日中新网)
网络上流传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网的地方就有借贷广告,而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借贷、理财广告,如今盯上了快递单这一亩三分地。但是,如果没有出现投递问题的话,一般人也不会专门去盯着快递单看。所以,这些广告发布者就用了最为传统的套路:骗。
骗你有奖品,还可能是iphone,有些甚至直接说扫码领红包,奖品、红包,谁不想要?防范意识稍微低一点,就可能上套扫码了,再稍微不注意,自控能力差点,就忘了风险,下手贷款、买理财了。
做广告没问题,但是说是抽奖送礼,其实就是玩套路,诱导消费者贷款、理财,很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说一套做一套,不是虚假宣传是什么?而且,很多通过这种方式做广告的借贷机构,都难言规范专业,常常是弱化还款压力,模糊风险,仿佛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诱导过度消费,部分甚至涉嫌诈骗。严格追究起来,恐怕大部分都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借着用户使用快递服务,暗戳戳地发这种不正规的广告,那就有问题了。
这些广告,有的是直接印在快递单上,有的是张贴在快递包装箱上,无论哪种形式,快递公司都脱不了干系。因为,最终将快递送到消费者手里的,就是快递企业,快递企业有责任保障用户的快件包装标准化,完整、干净、没有违法信息,因为用户购买的是快递服务,并没有义务非得看广告,承担“踩坑”的风险。
而在记者问及相关情况时,快递企业的态度也很值得细品。一方面表示,这些都是商家搞出来的;另一方面又强调,快递面单信息只有手机号、地址、收件人和单号,其余信息不用理会。某些商家是要有多能耐,才能不经过快递公司同意,将广告与快递单融为一体?而这些信息既然不用理会,又为什么会出现在快递单上?好歹你也加一个“不用理会”的风险提醒吧。
这样的广告,其实就是新式“牛皮癣”,随意张贴,强行推广,完全不顾用户感受,而且多数都在散布虚假、欺骗类的信息,危害很大。城市里的“牛皮癣”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治理,也有环卫工人、志愿者长期清理,尚且经常死灰复燃。这种快递单上的“牛皮癣”,目前还处于“三不管”地带,势必更加泛滥,增加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还可能让更多人陷入借贷、被诈的泥潭。
快递企业本身并不具备发布广告的业务权限,邮政业相关国家标准也针对快递封装用品的封套、包装箱、包装袋提出“任何部位不能印有经营性质的广告”的要求。监管部门应尽快注意到这一不良趋势,明确这一行为的法律边界,督促提供了“广告发布位”的快递企业规范行为,保障用户合法权益,撕掉这些粘在用户包裹上的“牛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