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资讯 >

聚焦双11·观察|不再“血战到底”:今年双十一背后有哪些变化?

2021-11-11 21:27:29   上游新闻官方百家号

第13个双11注定与众不同。今年的双11,没有了平台铺天盖地的交易数据轰炸:1分钟交易额,1小时交易额,什么时候突破百亿……各个平台的火药味也淡了很多。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双11平台将目光更多放在消费者和商家体验上。而引发这种转变的则是社会整体消费习惯的变化,品牌和商家的重新定位和规划,进而引发双11这一套商业逻辑的升级和变革。

消费者“剁手”愈发冷静

每一年的双11,都是广大网友疯狂“剁手”的时间,只是这个双11,上游新闻记者走访发现,消费者有了一些变化。曾热衷“剁手”的小侯,下定决心今年管住自己的手。“有时候再凑几块钱就能满减,但又不知道买什么,就开始随便乱买凑单,很多东西买回来又用不上。”谈到自己的冲动消费,小侯无奈的表示。

实际上,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今年“双11”购物节相关调研显示, 国内77%的网民会为“双11”购物活动而选择凑单。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23%的网民拒绝凑单。可以看出,对于消费者而言,直接实惠更具吸引力。在采访中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许多消费者开始从刚需出发,消费渐趋理性。“去年,我买了几大箱纸巾、消毒液和肥皂,结果到现在都没用完。今年一定不乱买了。”连续几年在“双11”疯狂购物的于苗(化名)告诉记者,她因为囤积了大量日用品,杂物间都堆满了,太占地方了都影响生活了。

来自《百度热搜2021双十一大数据》数据显示,尽管双11搜索热度稳步上涨25%,但同比2020年电商平台头部效应减弱,淘宝与京东仍处在第一梯队,但搜索热度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与此同时,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电商业务快速增长。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认为,“双11”已经迈入第13年,用户已经趋向理性。再加上如今电商促销颇为频繁,可以说是月月有,无非是力度大小的差异。对用户来说,双11已经成为常态,他们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在选择上也自然更为理性。

商家不再“血战到底”

谈到双11,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便宜”,但是经过了13个双11的洗礼,消费者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也带动了众多商家的策略改变。作为重庆知名品牌,美心集团今年在双11战场收获颇丰。“截至到11日17点,今年双11的销售额已经比去年增长了30%,预计整个双11期间线上销售额应该达到千万元。”谈到今年双11取得的成绩,美心蒙迪电商负责人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与往年相比,除了依旧的折扣优惠外,他们在产品线上下足了功夫,提供了更丰富和优质的产品,是双11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上述负责人表示,“双11”可能会回归到常态化促销,“大家不再拼价格,而是拼服务、拼品牌,消费者不再只对价格、活动敏感,“单纯的营销战好像不管用了,慢慢走向品质之争。”重庆秀山的邓忠胜是一名90后,今年30岁。虽然是个“直播新兵”,但却是个“电商老兵”,接触电商已有10年时间,最高峰通过头淘宝等平台,年销售额达元。今年“双11”,他转向直播带货这一风口,试水了近20天,邓忠胜的快手直播间里每天的销量有5万单左右,销售额已经超过了200万,预计“双11”当天会超过300万。

对于直播电商这一新平台,邓忠胜觉得既新鲜,又充满挑战。“传统的电商平台就像是‘货架式’销售,消费者只能从页面获取图文信息,直播电商这种新形式更有温度感、信任感一些。比如消费者买了我这个橙子,还能在线互动,了解这个橙子背后的故事,它是从哪里来的、品相如何、甜不甜……”“传统电商主要是认‘货’,但直播电商主要是认‘人’,消费者信任你,你卖啥他都买。”邓忠胜说,有些粉丝是从他第一次开播的时候就一直在,每天都会来直播间转一下,有粉丝在直播间复购了50多单。“我要更努力地经营好自己的私域流量。”

平台更看重消费者和商家体验

今年的双11,无疑与往年有着很大不同,在消费者端和商家端不断出现变化之际,天猫、京东等“老玩家”也在不停求变,不仅预售和开启时间有了变化,而且将更多注意力放到消费者和商家身上。

11月11日下午,天猫事业群副总裁吹雪在双11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增长质量和社会价值是天猫双11关注的最重要的目标。“我们更看重消费者和商家体验的提升,以及更健康的商业生态。”他表示,29万参与天猫双11的商家表现出色,包括国潮老字号、新品牌以及国际大牌都拿到了不错的业绩。他表示,今年天猫双11发生了多项重大变化,包括首次推出绿色会场,覆盖食品、家装、消电、母婴4大行业,2000余家商家、50万件商品共同参与。与吹雪一样,京东零售CEO辛利军也在11日举办的线上媒体开放日上坦言,率先将预售和开启时间都从往年的午夜零点调整到了晚8点,是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改变。

“零售是在创造更丰富精彩的生活方式,用户的体验是零售的核心。京东是品牌商和中小商家的合作伙伴,更是消费者的代言人。”辛利军说道。

此外,辛利军也通过京东11.11的销售数据分析了当前的消费趋势:首先,消费者对品质消费的需求仍在增长,健康、家装等服务型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其次,农产品消费的品质化趋势更加明显,消费者的购物有保证、农民的收入有增长,“消费者的菜篮子”和“农民的钱袋子”形成了正向循环;第三,大量的新品牌、新品类既满足了消费者“追新”的需求,也让很多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中小商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增长。

上游新闻记者 孙磊

标签: 血战到底 双十 有哪些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