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气象台11日预计,未来九天,湖南降雨量≥0.1毫米的天数为0至1天,基本无雨,天气将以晴天间多云天气为主。气象干旱继续发展,森林气象火险等级逐步上升。
气温则稳步回升至20℃以上,可谓秋高气爽,但昼夜温差大。值得关注的是,17日至18日有弱干冷空气影响,气温有所波动。
具体来看,12日20时至13日20时,全省晴天间多云;北风2~3级;最高气温25~27℃;最低气温湘西9~11℃,其他地区11~13℃。13日20时至14日20时,全省晴天间多云;北风2~3级;最高气温25~27℃;最低气温湘西10~12℃,其他地区12~14℃。
专家提醒,近日需关注干旱发展,并做好保水节水和科学用水等抗旱工作。受气温回升和连晴天气影响,省内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逐步上升,需加强火源管控等森林防灭火工作。(记者 张沁)
链接
拉尼娜事件将持续至今冬
潇湘晨报综合 据中国天气网11日消息,今年秋季以来(9月1日至10月9日),我国气候总体呈现“暖干”特征。国家气候中心预计,当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将延续到今年冬季。世界气象组织8月依据全球长期预报产品中心预测,当前的拉尼娜事件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2022年9月至11月的概率为70%,但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的概率将逐渐下降至55%。
拉尼娜事件对华西秋雨、南方秋旱、北方秋汛等秋冬季区域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拉尼娜事件与我国冬季气候偏冷有很好对应关系。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来,暖冬出现频率在增加,在近8次拉尼娜事件中,冬季偏冷和偏暖的比例各占一半。
一般情况下,拉尼娜事件当年秋季后期(此处仅统计11月份),我国西南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他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尤其是华北南部、华中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我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尤其是华东中部、华中中部、华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新疆中部等地,但东北地区西部、西南地区西部和西藏东南部等地降水偏多。
一般情况下,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主要特征为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大部等地。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冬季降水主要表现为:大范围降水偏少,尤其是东北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西南地区南部、新疆北部等地;西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降水偏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的影响有年代际差异。1951年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拉尼娜事件当年我国冬季气温均为显著偏低,均出现冷冬现象。而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来拉尼娜事件当年气温偏高也时有发生,甚至暖冬现象也有出现。
拉尼娜事件发生年份中,2008年和2018年为低温冷冻害和雪灾偏重年份,2011年为低温冷冻害和雪灾正常偏轻年份,2001、2012和2021年为低温冷冻害和雪灾偏轻年份。2008年10月西藏遭遇有气象资料以来范围最广、强度较强的降雪天气。2018年10月黑龙江和新疆遭受低温冷冻害和雪灾;11月四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新疆、青海、黑龙江等多地遭遇暴雪。
聚焦湖南防旱抗旱
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减灾作用
潇湘晨报综合 据湖南省水利厅官网11日消息,10月10日,全省水利投资计划执行暨防旱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抓好防旱抗旱、水利建设、安全维稳等工作,决战四季度、决胜全年度,以实干实绩实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要求,要以善始善终的责任感打赢抗旱减灾硬仗。今年7月8日以来,全省发生大范围、高强度、长历时的气象水文干旱。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旱灾基本可控。但未来,夏秋冬连旱的可能性偏大,旱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地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立足夏秋连旱、甚至是夏秋冬连旱的不利形势,充分做好抗大旱、抗长旱、抗极端干旱的准备,把困难和问题考虑得更复杂些,把措施部署得更周密些,坚持以水为核心,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减灾作用,全力以赴保供水,保安全,保丰收,保民生。
会议要求,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面加快水利建设。水利建设是稳经济、惠民生、保安全的大事,也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寄予厚望的要事。今年以来,湖南抢抓国家重视水利项目建设政策机遇,积极扩大水利有效投资,全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当前正值水利建设施工黄金期,各地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将水利建设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坚定信心决心,切实加快水利建设进度,全力冲刺第四季度,按期保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稳住经济大盘贡献水利力量。
会议要求,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感确保水利安全稳定。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保持强烈的政治担当,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忧患意识,落实落细各项工作要求和措施,以安全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以全省水利行业之平安和稳定为全省、全国大局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