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生活 >

女子遭遇电诈“深信不疑” 警员“情景再现”及时止损

2023-07-30 15:32:24   腾讯网


(资料图片)

原标题:女子遭遇电诈“深信不疑” 警员“情景再现”及时止损

河北法制报讯 (记者 张乔 通讯员 龚贺)7月18日17时30分,石家庄市公安局栾城分局城关派出所接该局指挥中心派警。报警人张先生称,他的妻子正在接听可能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的电话,怀疑妻子遭遇了电信诈骗。他希望民警能够帮助确认对方身份,并留下了妻子闫女士的电话号码。

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城关派出所警员刘军凯随即拨打了闫女士的电话,但此时闫女士手机明显处于不正常状态,任何电话都打不进去。刘军凯马上意识到闫女士此刻有极大的财产安全隐患,一旦被骗将对闫女士的经济和心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伤害。为此,刘军凯一方面紧急联系张先生进而联系到闫女士进行人为干预,一方面向该局反诈中心反馈相关信息进行重点关注,随时准备止付操作。

显然闫女士已被对方“洗脑”,即使刘军凯已表明身份,仍无法劝阻她停止操作。为了闫女士财产安全,刘军凯只能以需要闫女士到派出所配合调查为由,将闫女士暂时“唬住”,而后在张先生配合下,闫女士不情愿地被丈夫带到了派出所。

到所后,刘军凯首先为自己事出紧急而不得已的行为向闫女士道歉,而后开始为她普及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段,并复盘闫女士此前的遭遇过程。在刘军凯的复述推演下,闫女士越听越心惊,刘军凯描述的过程好似“情景再现”一般,闫女士惊出一身冷汗,此时她才真正意识到遭遇了电信诈骗,差点被人骗走36万元。随后,惊魂未定的闫女士向派出所民警叙述了自己遭遇电信诈骗的惊险一幕。

原来,当日17时左右,闫女士在家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公安机关出入境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不仅能够说出她的身份信息,还能通过语言诱导告知她其护照在该地区有一条涉嫌违法犯罪的记录,要“依法”对闫女士处以行政拘留15天、罚款10000元的处罚。闫女士听后立马慌了神,连忙解释自己并未办理过任何护照证件。对方便顺着闫女士思路继续进行语言诱导,待取得闫女士信任后,告知其如果及时交付罚款,可以给予从轻或免予处罚。在骗子一步步诱导下,闫女士的心理防线逐渐被攻破,陷入骗子编织好的更大陷阱当中。骗子告诉闫女士,她有没有“犯罪”他们会去深入调查,但在此期间闫女士需缴纳30万元保证金。得知闫女士没有那么多钱后,就继续诱导她通过贷款去缴纳,贷款中介会收取手续费,总共需要贷款36万元,来保证30万元的额度缴纳保证金。在骗子的诱骗下,闫女士用手机下载了一款国外APP,下载安装完成后,她的手机立马就接收不到任何来电。此时,闫女士的丈夫张先生发现了问题,妻子神情异常紧张地打了半个多小时电话,还时不时地按照对方指示在手机上进行各种操作,想到最近栾城分局高频次的反电信诈骗宣传,便立刻报了警,而后配合民警将妻子强行带到了城关派出所。没到派出所之前,闫女士还对电话那头的人深信不疑,抱怨张先生在耽误“正事”。直到来到派出所,在民警耐心开导下,她才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陷入诈骗分子所设计的陷阱当中。

当闫女士看到刘军凯又调出自己的无犯罪记录信息后,心中所有的顾虑顿时全都烟消云散。回到家后,闫女士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回想起白天的经历,对城关派出所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她立即提笔写了一封感谢信,于次日清晨送到了城关派出所,以表达自己对派出所民警,尤其是刘军凯的感激之情。

来源:河北法制报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