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但对于64岁的吴阿姨来说却是奢望。并非儿孙不孝顺不肯亲近她,而是她的面容实在吓人:左侧半边脸长了一只巨大的肿瘤,眼睛被侵蚀,鼻子和嘴巴被挤压得扭曲,像个长势正盛的大颗“花菜”,中间烂穿,散发着阵阵恶臭,小孩见了被吓哭,体质敏感的人闻了会吐。
“我们可以躲在家里不见人,但肿瘤会有瘙痒和疼痛,看着她难受我也于心不忍。”吴阿姨的老伴眼含泪水却束手无策,“医院都说没办法了,只能回家‘保守治疗’,回家后这个疙瘩不断变大,几个月就长满半张脸,说话和吃饭都非常困难。”
今年2月初,国科大肿瘤医院医生的一次下乡坐诊,改变了吴阿姨“生不如死”的命运。
被恶疾纠缠3年,她的半张脸都烂了
今年春节后,国科大肿瘤医院头颈放疗科专家到桐庐坐诊,被疾病折磨得面目全非、日夜难眠的吴阿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就诊。
此时,经过初诊,专家发现吴阿姨右面部及右眼眶下多个肿瘤,肿块巨大破溃空洞,发霉溃烂。看到患者饱受折磨,专家也深表同情,于是立即联系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陈超进行远程会诊。
经过反复讨论,2月21日,陈超团队决定拟以上颌窦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收住于国科大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在进一步的诊疗中了解到,2019年吴阿姨时常鼻塞、流涕,有半年之久。在当地医院检查考虑是鼻息肉,于是做了鼻内镜下右侧鼻腔手术,病理也是良性的,之后症状有所改善。
不过第二年,鼻塞的症状再度回归,但由于之前做过手术,病例是良性的无大碍,就没有放在心上。不久之后,吴阿姨鼻塞症状加重,还伴有很浓的鼻涕、头胀痛及眼周胀痛、右口角麻木、伴嗅觉障碍,当地医院很难诊断,于是来杭州某医院检查,确诊为上颌窦恶性肿瘤,周围骨质遭到了破坏,只能再次手术。
手术后还进行了放疗及4周期辅助化疗,但同年7月肿瘤再度复发,又进行了6周期的化疗。然而,即便这样受尽苦楚病痛仍然没有缓解,右侧面部的皮肤开始破溃流液,奔波于桐庐和杭州医院,医生都束手无策,无奈只能回家。此时,为给吴阿姨治病,已花费20万元,负债累累,家人都心灰意冷。
在家三个月,肿瘤迅速扩张,右面部及右眶下肿块越长越多,表皮溃烂范围不断蔓延,增大到了10×15cm左右,伴有间歇性疼痛,痛苦难耐,家人看着也是于心不忍。
精心护理严密手术,曾沉默不语的患者展露笑颜
入住国科大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病房时,吴阿姨一直都很沉默,从不抬头看人,也不和医护讲话。在术前检查阶段,科室的主治医师张艳每天都来为她做清创消毒,这样既可以减少伤口的瘙痒和疼痛感,也减轻恶臭味。几天下来,吴阿姨好似找回了治疗的信心,虽然不说话,但见到张艳会展露笑颜。
经过周密的手术安排,3月1日,头颈外科陈超主任团队为吴阿姨进行手术,切除了鼻腔、颅底、上颌骨次的病灶,摘除了被肿瘤侵犯的眼球和口腔病损切除。
做完病灶的切除,面部的修复也是一大难题。由于创面面积实在太大,传统的邻位或游离皮瓣不足以覆盖创面,陈超团队决定取面积大且厚的腹壁游离皮瓣进行修复,即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
整个手术过程,无影灯下的医护团队凝神静气,不敢有丝毫松懈,只有器械操作发出的些许声音。通过显微镜下的精细操作,将吴阿姨的腹壁皮瓣血管和面部血管进行吻合,填充了右侧面部的大面积缺损,手术历时6小时。
3月4日,吴阿姨可以在家人的搀扶下下床活动了,术后两周可以自主进食,开口和家人、医护讲话,还聊到自己之前就医是多么“莽撞”,“早就该来这里喽!”吴阿姨的老伴也喜笑颜开,对来查房的陈超主任不停地表达着感谢。
陈超介绍,像吴阿姨这样严重的头颈部肿瘤很罕见,很难溯源发病原因。由于之前不恰当的治疗导致病情愈发复杂,给手术增添很大难度,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过患者家属的治疗意愿非常强烈,积极配合治疗,也为成功手术增强了信心。”
他建议,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鼻塞,持续半个月以上,伴有出血及耳鸣耳聋的症状,要主动就医,以排除重大疾病的风险。如果怀疑是肿瘤侵犯,应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