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波冷空气即将袭来,杭城即将进入“冰冻”模式。然而,在南方冻伤少见,“烫伤”却进入了多发季。
原来,正是因为天气冷,很多人会抱着电热水袋等取暖器进被窝睡觉,从而产生烫伤风险。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科近来就接诊了10多位因使用取暖器,造成低温烫伤的患者。
一觉醒来,腿上长出大水泡
“伤口一直没有完全愈合,到底得多久才能好?”近日,陈女士陪着16岁的儿子小王走进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
陈女士说,孩子平时住寄宿学校,最近宿舍冷又不能开热空调,她就给儿子买了个电热水袋。每晚睡前,孩子都会将热水袋放进被窝,睡个热乎觉。几天前,他一觉醒来,感觉小腿有点疼,掀开被子一看,小腿处竟起了个大水泡。“配了点抗生素软膏外涂,本来以为是小问题,很快就会好的。可是伤口好不了。”
皮肤科主任陶小华了解病史后表示,这是典型的保暖设备使用后出现的低温烫伤,在冬季很常见。虽然这些电热水袋温度一般在40-50℃左右,但长时间、同一部位与皮肤持续接触,易造成低温烫伤。且由于受热时间长,可能已经达到三度烫伤。
“患者皮肤受损较重,所以创面愈合速度也比普通烫伤慢。目前开一些促进创面修复的外用药膏,同时也要避免碰水,对于辛辣刺激食物要忌口。”陶小华说。
糖尿病、感觉不灵敏的老人
更要注意低温烫伤
陶小华介绍,低温烫伤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低温烫伤只需要44℃,并且持续6小时就有可能出现。电热水袋捂在被窝里,暖宝宝可以持续产热,它们产生的温度都很可能长时间保持在44℃以上,造成低温烫伤的风险非常高。并且,各种取暖器导致的低温烫伤,早期外观上看往往只是一个小水泡,容易被忽视。
那么,寒冷冬季应该怎样使用取暖设备,才能既保暖又安全呢?
陶小华表示,使用暖宝宝和热水袋等取暖器时不要直接接触皮肤,最好是隔着秋衣秋裤用。此外,要注重全身均匀保暖,不要同一部位长时间受热。尤其是在睡觉前,等手脚暖和了要将热水袋拿开,最好不要接触到皮肤。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低温烫伤的创面疼痛感不明显,很多人都是在睡眠中被烫伤的。一些行动不便、本来肢体末端感觉不灵敏的老人,以及血液循环不好者或是糖尿病患者,一般较难感知到低温烫伤,等到发现时有的人已出现感染。因此,这部分人在睡觉时不宜或要谨慎使用暖宝宝、热水袋等取暖产品。
陶小华还提醒,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应及时就医,未及时有效治疗或处理不当,易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创口长时间无法愈合。